因为朱八八搅局导致没能晨昏定请的徐妙锦终于睡了个好觉……谁让宫里既没有话本,她也不是那种会熬夜做荷包的人,所以当徐妙锦第二天神清气爽的吃早食时,一旁熬夜做荷包的徐妙清和徐妙琳忍不住磨了磨牙,心想早知道就不熬夜做荷包了!
对此徐妙锦一无所知,她正沉浸在越来越和胃口的早食中无法自拔……
用完早食便是例行的晨昏定请,只不过今天有点特殊,特殊在什么地方呢?特殊在三人正好遇上太子妃常氏带着朱标的儿子朱雄英、朱允炆、朱允熥来给马皇后请安。
徐妙锦见这架势,那是请完安就想离开,但马皇后却开口将她们留了下来,徐妙锦虽然不情愿却只能硬着头皮陪坐。
你说马皇后为什么要将她们留下?那是因为马皇后想要知道未来孩子们过的怎么样,没想到上来就是一个大刺激……
徐妙锦见马皇后一如既往的忽视自己后,忍不住在心里呼唤系统出来聊天,但系统没有如以往一样抛出话题,而是回了一句。
【真是奇怪,明明一个世界只能有一个系统存在,为什么我在常太子妃身上感受到了系统的存在,而且这运行程序怎么这么奇怪,是叛逃系统吗?不对,它似乎还吸收了别的系统,不行,我得爬墙找主系统聊聊。】
说完系统就抛下徐妙锦爬墙去找主系统了,徐妙锦则将目光转向了常太子妃,系统的话不由让徐妙锦想起常氏比历史上活的久,以及燕王妃早逝(比历史上早),这让徐妙锦心里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可系统迟迟不回来,徐妙锦也没办法,只能耐着性子听马皇后她们闲聊。
但此时的马皇后已经没有了闲聊的心情,她和朱元璋不是没有推断过系统到底是什么,是好还是坏?从目前得到的情报看来,徐妙锦和她的八卦系统都比较佛系,属于只要不刺激太过,她们就随遇而安的那种,这种是可以拉拢的。
但这不代表别的系统也跟八卦系统一样,不仅于大明无害,还有利于大明……
想到这里,马皇后就不由有些急躁,简单几句将几人都打发回去后,就让人去奉先殿等朱元璋下早朝,她有些迫不及待想要和朱元璋商量了。
徐妙锦回房后也没有心情做别的事情,而是想起了朱棣为什么会靖难……
这一切都得从朱标说起,他身为太子,原本是大明帝国的第一继承人,而他的长子朱雄英就是理所当然的第二继承人,可这一切都得建立在常太子妃没有早逝。
洪武十一年,随着常太子妃为朱标生下三子朱允熥后不到半个月逝世,朱元璋和朱标不得不面对再立一个太子妃的局面。
彼时朱雄英才5岁,朱标本人也才24岁,不续弦不现实,且朱标作为大明帝国的二把手,他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根本不可能全身心投入到带孩子中,且太子妃之位也不能长时间空缺。
所以必须再立一位太子妃,可立谁比较好呢?太子妃常氏作为开平王常遇春之女,其母又是永昌侯蓝玉的姐姐,这代表着朱雄英身后站着的是大明开国勋贵,要是再选一个勋贵之女,怕是会分薄勋贵们对朱雄英的支持。
于是朱标果断的选择了将次妃吕氏扶正,吕氏之父吕本虽然是两浙都转运盐使,但后继无人,又是文官,对朱雄英构不成威胁。
可让朱标和朱元璋没有想到的是,仅仅四年后,年仅9岁的朱雄英突然感染天花没了,这就很棘手了。
常太子妃共有二子,分别为长子朱雄英,三子朱允熥,理论上来说,朱雄英逝世后,应该由朱允熥顶上,可是被扶正的吕太子妃也有一个儿子,正是朱允炆,要死不死,朱允炆比朱允熥大一岁,这么一来,朱允炆的继承权就在朱允熥之前了……
这么巧的事情让朱元璋和朱标不得不怀疑朱雄英的死是否和吕太子妃有关,一旦朱雄英死了,吕家就有出头日了,且之前朱允熥也被交给了吕太子妃抚养,谁知道吕太子妃有没有好好教导朱允熥呢?
可无论是不是吕氏做的手脚,朱雄英早逝已经板上钉钉,朱元璋和朱标不得不面对到底是选朱允炆为朱标的接班人,还是朱允熥为朱标的接班人。
好在当时朱标才27岁,正值青年,没必要这么早考虑后事,所以这个问题没有被彻底摆上台面,且朱允炆当时才5岁,朱允熥4岁,谁都不能保证他们两个能够顺利活到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