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阿瞒沿途养成的一个习惯,见证了郭泰的深远影响,他心中充满感慨,或许这就是贤士的威力所在。
他将沿途的人潮如山如海都一一记录,以便将来可以随时回味这些珍贵的记忆。
完成这些之后,阿瞒才重新与蔡邕攀谈起来,“伯喈兄,‘妹妹’近况如何?”
“‘妹妹’已经更名,现在叫做‘妙妙’。”蔡邕轻抚着自己的胡须,微笑着回答。
提及妙妙,蔡邕似乎有着说不尽的故事,那只三花猫妙妙美丽非常,周围的野猫在它的发情期纷纷前来求偶,常常有几群雄猫为了它而争斗,但妙妙却一一挑剔,不曾青睐任何一只。
阿瞒对妙妙的趣事兴致勃勃,不断地在一旁附和,还笑着说一定要为妙妙物色一只战斗能力最强的狸奴作为伴侣。
卢植见阿瞒与蔡邕谈论得如此投机,不禁也加入了讨论之中。
他微笑着说道:“妙妙这猫儿,的确非同一般。记得有一次,我在伯喈兄的书房外,见到妙妙独自坐在窗台上,那姿态,那神韵,真仿佛是一位高傲的公主。”
蔡邕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之色,点头道:“子干兄所言极是,妙妙的确有着不同于其他猫儿的气质。它不仅外表出众,更是聪明异常,常常能理解人意,与我似乎是有着一种特殊的默契。”
阿瞒感兴趣地问:“真的吗?妙妙还能理解人意?这可真是神奇。伯喈兄有没有教它一些特别的技能?”
蔡邕沉思片刻,答道:“倒也没有特别去教,但妙妙似乎对音乐有着天生的敏感。每当我弹琴作曲,它都会静静地蹲在一旁聆听,有时甚至会随着旋律摇摆。”
卢植露出惊讶的表情,说道:“这真是令人惊叹!或许,妙妙真的是一位猫中的音乐家。阿瞒,你若有心,不妨也为妙妙创作一曲,看看它会有何反应。”
阿瞒眼睛一亮,拍手笑道:“好主意!我虽不及伯喈兄在音乐上的造诣,但愿意尝试一番,为妙妙谱写一曲。或许,这将成为我们这次旅行中的一段佳话。”
三人就这样,在郭泰的葬礼之路上,因一只猫儿妙妙,而有了这样一段轻松愉快的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