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阿瞒绑定了咸鱼系统 > 第36章 妙妙

第36章 妙妙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阿瞒携曹阿宝,随何顒一行人启程,而袁绍因姐姐即将嫁给陈留的高躬,作为家中唯一的男子,他肩负起送嫁的重任,未能同行。

众人骑马而行,阿瞒仅用三天便掌握了骑术,便这样踏上了旅程。

考虑到阿瞒、许攸等少年,何顒一路上安排了多次休息,幸得袁绍准备的充足干粮、钱财和衣物,使得行程无忧。

即便是年仅两岁的曹阿宝,也迅速适应了旅途,表现得异常乖巧。

经过一个月的跋涉,阿瞒一行人与会葬的大部队汇合,队伍规模竟达上万人,从弘农郡到河内郡,沿途都是前来参加葬礼的人。

听闻蔡邕也在队伍中,阿瞒便离开何顒等人,与蔡邕同行。

蔡邕受托为郭泰撰写碑文,与幽州的卢植一同出发。

阿瞒来到时,蔡邕和卢植正闲谈,蔡邕感慨道:“我撰写过诸多碑铭,均有不足之处,唯独郭有道令我毫无愧色。”

阿瞒闻言,抱着曹阿宝,站在蔡邕所撰碑文前细细观摩。碑文如下:

“於休先生,明德通玄。纯懿淑灵,受之自天。崇壮幽浚,如山如渊。礼乐是悦,《诗》《书》是敦。匪惟摭华,乃寻厥根。宫墙重仞,允得其门。懿乎其纯,确乎其操。洋洋缙绅,言观其高。栖迟泌丘,善诱能教。赫赫三事,几行其招。委辞召贡,保此清妙。降年不永,民斯悲悼。爰勒慈铭,摛其光耀。嗟尔来世,是则是效。”

阿瞒感叹蔡邕碑文情感真挚,文采飞扬,自愧不如。

他心想,若日后亲人朋友离世,自己能否写出如此碑文。

正当阿瞒沉思时,蔡邕发现了他的到来,连忙与他打招呼:“阿瞒,你怎么来了?”

阿瞒便将自己与郭泰的相识讲述给蔡邕听,蔡邕听后感慨万分:“有道真乃贤士也。”

阿瞒悄然取出手机,将碑文的模样拍摄下来,并将其归类于“碑文-郭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