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穿到古代去养猪(美食) > 第64章 豆豉熬油渣

第64章 豆豉熬油渣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近三百斤的肥猪,肉膘足有三寸厚,这是不多得的好东西。福珠将板油切的四四方方的,开始炼猪油了。

猪油罐子空了几个,阿鲤用碱水洗净,又可以囤上好几罐子,放上一年半载的都没问题,只一点:不能沾水,沾水就会发霉发臭,所以陶罐一定要倒扣着晾干。

白花花的猪板油先用葱姜水焯净祛味,等水汽吹干再小火煸炒,不然噼里啪啦的热油块崩炸,厨子会顶着锅盖,握着铲子到处躲藏,很是狼狈。

熬油渣考验的是耐心,阿鲤看着迟迟未动静的锅,心急道:“莫不是这猪油锁在里边出不来?”

福珠翻翻铲子,让她看了看渐渐卷边的油脂:“得到一定程度,猪油才会渐渐析出来。”

果然,福珠翻到锅底,阿鲤看到了点点猪油,片刻,便增多了,像皂角水一般冒着泡泡打着滚往外淌。

仔细看猪油块,热油将它炸的焦黄,越缩越小,因着油渣要留作他用,所以未等炸干它最后一滴油,福珠便早早捞出来了。

阿茂起了大早,去那老酱油铺子买豆豉。

昨日回来福珠便想买,见刘宣心情着实不畅,便作罢了。

铺子的豆豉按时节卖,老翁对作豆法研究的极透,因时而令,听他的老主顾说:这里的豆子是按照古法酿的,福珠捏了两枚豆豉,颜色泛黄,豆衣干皱,味道香美,软度贴合指肚,颗颗分明,品质尚佳。

豆豉的酿造之法,福珠略有耳闻:豆子首先要用陈的,新豆子水分不一,蒸出来的生熟不均匀。

酿豆还要在五月至八月,铺满茅草的小屋里,既不可过冷,也不可过热,温度一高,豆粒会急速发黏发臭,就是倒在猪槽里,牲畜都嫌弃。

温度控好了,豆子还得淘净,不然豆豉是苦的。除此之外,豆豉的保存法则还另有一套,这也就是那老铺只卖几个月的原因之一了,收敛不好,豆豉依旧烂臭。

综合来看,酱油老铺的豆豉从制作道存储都是一绝,只等熬完剩下的油渣,就能熬豆豉了。

陆林坐在私宅里看了这几个月酒楼的账本,仿若冬日里的干柴,遇火即燃,如今那些秘密账册更是找不回来,还让陆离压他,一气之下迁怒到福珠,吩咐下人找几个异族大汉去有福来闹事。

只那管事找的人也是发蠢,进了有福来,两人就被里边的香气迷晕乎了。也罢,他们一路逃荒至此,饱饭都没食过,进到饭馆好似狼见着羊,薅着硬菜大点特点。

饭菜端上来,他们夹着东坡肉,吃着溜肉段,炖肘子也被嗦的一干二净,恨不得端起盘子将菜汁舔净,进来的食客都嘲笑这一桌子人:食的毫无章法,如饿死鬼一般!

食到最后,其中一大汉拍桌子说这菜里有指甲,福珠在里间听到动静之后,急忙出来。

见这场景就知是闹事的无疑,悄悄告诉阿茂去县衙找胡县令,而后她才不急不忙地上前,只笑着问:“敢问客官,这指甲在何处发现的?”

其中一个汉子指着猪肉炖粉条的菜汤,吹胡子瞪眼:“老大一片指甲你看不到?”

矮一点的汉子帮腔:“我们兄弟两人用到最后竟出了这么个恶心人的玩意儿,今日必须给我们个交代!”

旁边的食客一阵唏嘘。

“我从一进来就见你们食个不停,点了六七个菜,用的碟干碗净才发现指甲?”

“我看也是,怕不是想食霸王餐吧?”

“就剩那么点菜汤,我就不信,用的时候发现不了?”

福珠上前,用筷子把指甲夹出来,再用抹布将它上边的菜汁擦净,看的就清楚了:指甲宽一寸有余,长约半寸,便知这人的手指肯定不是细的。

为了证明清白,福珠让饭馆上下干活的众人将手伸出来,夹着那指甲一一比对,无论是从长度还是宽度都不符合。

每个人的指甲都修的无比圆润,若是切掉的,怎么也会留下糙茬儿。

“不瞒大家,我们饭馆上下,包括洗碗擦地的,都统一将指甲修短了,何况我们每个人的指甲盖都没这片指甲的弧度宽,故而饭菜里的那片,不可能从我们手上掉下去的。”

人群有一食客眼尖:“看他另一只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