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响云度 > 第105章 七年后

第105章 七年后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自打遵成年号以来,京中许久没有接连发生这么多桩大事了。

22年春,先有谢家父子被罢去军职,贬为大头兵;

后有郊河十里戒严,官兵似在搜寻什么;

夏末,贵妃谢氏不知为何触怒皇帝,降为贤妃;

入冬,宁乐王李铮因婚事忤逆君父,被罚跪一日一夜。

23年,新年伊始,西部边境再起战乱,传言谢家父子急于立功,导致悲剧重演,于后梁关中伏,父子二人连带三万士兵命丧于此。此消息一出,天下震荡,朝中更有甚者联袂上书逼皇帝降罪,皇帝难敌压力,下旨将谢氏全族流放岭南,贤妃谢氏废为庶人;

三月初,宁乐王自请参军,远赴西边,驻守边疆;

端午后,谢瑶自请离宫,于皇家庙山为国祈福。

同年秋闱,江州寒门女子林梧中榜,并以一篇思维缜密,良言善治的《民赋论》于殿试之上被成帝钦点为新科榜眼,虽说只是第二名,但以其女子之身自带话题,风头压过那状元郎不知多少倍。

往后几年,为了西南空悬的将军之位,军中朝中已是吵得沸反盈天,这是连裴均朔坐镇都压不下去的程度。

朝中弄权者装了几曰忠义礼智,闻到兵权的味道便纷纷有了私下考量,最多的意见,竟是想让顾烽统掌西部,将西南也划在西北军麾下。

顾烽眼下乃是皇后侄女婿,自然归结为太子党,皇帝又怎肯放心太子党能兵权独占,即便西南大将是无数人眼红的位置,皇帝还是强按着裴均朔在那。

这种局面直到元莨在边境冒头,得以扭转。

元莨以毫无臭架子的姿态融入西南军中,数次的浴血奋战,近乎诡道的兵法谋略,深得好评。

就连裴均朔也奇怪,为何久居京中的元莨对西部边境地形如此熟悉?还有他擅用的兵法,总觉得有些似曾相识?

谢氏倒台后,太子党更显野心勃勃,就连皇后都一改低态的做派,于后宫中常常打骂妃嫔宫婢。

这一切都让皇帝心惊,他时刻堤防太子夺权。

于是,在权衡利弊下,皇帝力排众议,将西南的军权越级给了元莨。

得到消息后,顾烽气得跳脚,“李铮不过是些运气!侥幸赢了那么几场,谁不知道他打的什么鬼主意?陛下把人塞进来在军中分一杯羹,真够恶心人的。”

与此同时,岭南动乱,对那林障贫瘠的野蛮之地,朝中无人愿意赴任,却有林梧站了出来,自请前往岭南效力。

林梧人灵光,嘴又甜,赴任前常被宣召进宫陪皇帝下棋,一来二去,与宫中内侍宫女们关系搞得都很好,大家帮她美言,这便是为她日后成为皇帝心腹打下了坚实基础。

……

时光飞逝,一转眼,七年已过。

遵成29年春,

上京的天,艳阳荡涤。

繁华热闹的城心大街上,锣鼓喧天,民众皆夹到欢迎凯旋而归的西南军队,爆竹声声,夹杂着人声鼎沸交织出空前盛况。

宁乐王李铮本身便颇具传奇,他以卓越之姿接替外祖父平定边疆战乱,七年前西北边境告急,烽火连天大战数月有余,西南军众尽数披挂上阵,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依旧与敌军周旋,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西南失守已是定数时。

当时仍为稚嫩的宁乐王率谢家残部突破重围前来解救,在里应外合的战术下,硬是守住了岌岌可危的西南边线,击退敌军数波,击杀敌军数万,一直坚持到十二日后后续援军的到来。

在那十几天里,攻守战役可谓打得焦灼万分,敌人攻击手段层出不穷,落在外围的宁乐王和谢家军主要靠牵制敌方主力来缓解边城危机。

那时的他初生牛犊,首次亲身战役,精神亢奋的同时行军策略也更加大胆,又因着身边高手如云,有恃无恐。

这七年来,李铮镇守西南,顾烽镇守西北,两员大将共筑西部大防。

如今战乱终得平定。

得胜消息如燎原烈火般瞬间烧尽整个王朝,西南军本就先一步抵达京城,何况坊间传言,这宁乐王是带着传奇色彩的,李铮本人和那千里追夫的顾三小姐轶事,更让这支传言中的军队备受瞩目。

“看到没?前方那身披铿锵战甲,头戴银翅寒冠的巾帼英雄,就是当朝皇子,皇帝亲封大将军的宁乐王,李铮!”

众人循声看去,只觉那身形魁梧的将军面容肃穆,可单看面容,勇毅与沉着居多,还有那纵然皮肤黝黑也掩不住的帅意,这与想象中的战场罗刹也差太多。

“将军身后的,应该就是谢家军了。”谢家威名,传奇数朝,历来在民间拥崇者不计其数。

“听闻这位亲王大将军颇得其外祖真传。”

“岂止啊!他该是青出于蓝,传说这位王爷将军一旦发起怒来,那可是雷霆万钧,轻易都压制不住,简直是,厉害炸了!”

民众间的窃窃私语伴随着激动尖叫,在这市井处更添热闹渲染,众人挤破头都想亲眼看下这才下战场的传奇人物。

“这宁乐王可是陛下临朝后诞生的第一个皇子,传言陛下曾在王爷降生时梦见上古神兽。”

“哦……难怪宁乐王异于常人,原来是天赋神力啊!天佑我朝!赐了这位盖世英雄保家卫国。”

“对呀,也不知这如山高,如水涛的王爷将军,得何等神女才配得上他!”

“哝~神女那不是在那!”众人寻声望去。

果然,那威风凛凛的大将军身后跟着一辆奢华的雕花马车。

风动车窗纱帘,女子的轮廓若隐若现。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将话头再引回将军的婚事上,到最后,坊间流传的新版就是,宁乐王乃天降神兵,供认敬仰的同时,也将他与顾家女的婚事传的沸沸扬扬。

若朝政连着绮丽韵事,那民众的奇心就更热闹了。

皇城宫外,帝后亲临,率一干朝中重臣相迎,可刚调任回京的林梧和吏部卓栩却并不在列。

帝后并肩而立,殷殷期盼的同时,二人间却缺少互动,只像是帝后合体例行公务罢了。

“儿臣李铮,恭请陛下、娘娘,圣安!”元莨下马,朝帝后行礼。

“元莨……快起来,一路辛苦了!”皇帝明显比皇后动容,激动的心情亲自扶儿子起来。

“儿臣幸不辱命,阻敌人于关墙之外,西南大定。”元莨顺着皇帝老爹的手,站起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