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两日,燕君尧大肆练兵,并发出消息将在几日后于下西沙东面奇袭匈奴军。
几日内,军中哨骑大量活动,绞杀敌方几处斥堠,放出绝对的进攻信号。
副将李乾得到重用,军中事务燕君尧无不与他商议,还授意下次出兵,由他带头出战。
这日,阴云压城。
李乾携五百骑兵,冲锋至下西沙东侧匈奴军的防栏隘口。
然对方却似早已知晓,已做好应战准备,竟顷出两队精兵从左右包夹。
两军混战至傍晚,大烨军溃败,损失过半,且副将李乾也被敌军生俘。
竹岐听得战报一件件传来,没有一件好消息,然燕君尧却稳坐于上,似乎半点不急。
“你这是什么路数,白送人头?”
长疏拉住他,示意他稍安勿躁。
“你先别急,他这么做应该是有他的道理。”
燕君尧写完最后一笔,将信封好交给了潘仁。
“加急送回汴京。”那是他入营后的第一封奏表。
潘仁领命,即刻便去。
“李乾虚势无能,空占这副将头衔,前两城他退败无度,齐抚城竟不坚守,两日不到就弃城而逃,使得军心动荡民怨戚戚,我必要想办法换了他。”
“匈奴人既喜欢搞背后动作,我便送一个现成的俘虏过去,敌军的副将,你们说他会有多大的信息价值。”
竹岐面色平静下来,笑言:“果然,你个老狐狸算计多。”
这几日燕君尧故意“重用”李乾,军务信息均告知他,然其中假多真少,匈奴人将他捉去自要他抖落些有用的东西。
这些他们以为是真的信息,便是燕君尧放出去的烟雾。
包括营防排兵,燕君尧均做了第二套方案,而这些李乾一概不知。
“那你有新的副将人选吗?”
燕君尧负手身后:“有,顾袁朗。”
长疏对这名字有印象:“是之前曾有人提及重用的,原镇国将军的副将,顾袁朗吗?”
“可之前皇帝便不想启用他,这次能成吗?”
但看燕君尧却胸有成竹:“形势至此。”
大烨已连失两城,急需一场胜利鼓振士气,燕君尧刚至战场便失了副将,必然需要一精干之将补上。
顾袁朗原也是受镇国将军一案牵累,若危急关头仍不肯启用,是为皇帝不顾大局,心胸狭隘。
此骂名,皇帝不会轻易背上。
果然,几日后,顾袁朗接旨领命。
那之后军中氛围迅速改观,将士们一改往日气馁灰败面貌,皆摩拳擦掌只等下次上阵一展拳脚。
主将营中,驿兵面带喜色,进来回禀消息。
“顾将军再有三日便可入营。”
长疏不解:“连主将来的时候大军都不见如此振奋,为什么他来了却这样高兴。”
顾袁朗年少成名,从军第五年就荣升副将,其不仅胆识过人,还头脑灵活,最擅以少胜多,以智取胜。
对他,燕君尧既是欣赏,也是惜才。
“盛元八年,大烨军被围困于苍河北岸,顾袁朗只领一队骁骑精兵,迂回五十里与敌军恶战三日,最终突破包围圈,为大烨军博得一线生机。”
“此战他以百敌千,堪称战史奇迹,如果你是将要上阵杀敌的士兵,得知以后要领军的是这样英武有为的将军,会不会高兴?”
“至于本王,不过是个空有虚衔的挂帅主将,皇族宗室还是个病秧子,没有信服力也是正常。”
从入军以来,长疏太知道他如何倾覆心血,如果落得此等评价,长疏为他不平。
“他们早晚会信服于你!”
听得她如此笃定,燕君尧难得露出放松的神情,转了话头。
“这几日你若觉得无趣,便去军器营瞧瞧,近日新研出一种连子弩,可一箭五发。”
见她感兴趣,他便将设计图纸找出来给她。
“你点子多,倒可以看看有什么可改进的。”
军中事务繁杂,他无暇顾及长疏,这会才能与她多说几句话。
长疏收好图纸准备回去好好研究一番,知道他一会又要与军中各将商议军事,于是起身告辞。
——
连子弩是一种大型弩机,长疏见了实物才知精巧之处。
旁边的军器使详尽给她展示了用法,见她是个懂行的,还将一把缩小版的臂弩给了她。
“这是另一种微型机的雏形,仍未实战过,您要是喜欢不妨去试试。”
今日练兵场有士兵操练,长疏想了想带着弩去了营外不远处的沙棘林。
熟悉了使用方式,长疏以几株沙棘粗干作为目标。
刚准备架箭,就听得不远处传来窸窣的脚步声。
透过纵横交错的枝叉,长疏隐约看到不远处有几人在快速穿行,看身形打扮并不像大烨子民。
此刻仍未过申时,光天化日难道匈奴人的斥堠竟敢潜到这么近的地方?
来不及多想,长疏跟了上去。
那几人摸到大烨营地后距离不足两里地的地方,观察片刻,将一人留下,其他人继续向前行进。
看起来像是一点一人在布控。
如果这样,她解决起来反而方便。
为了尽快跟上前面的人,长疏看了眼手中的臂弩,随即上箭瞄准。
屏息放箭,瞬间,前方蹲守那人无声倒地。
长疏猫腰上前,拔下他脖子上的箭继续前行。
就这样,前方布人,后方收尸。
不多时,已剩最后两人,长疏眼见一人离开,便轻手轻脚靠近,并将臂弩架好。
刚刚扳动弩机,身后一把刀架在她的脖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