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宵分行 > 第115章 软肠毒

第115章 软肠毒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本来剖验只是仵作因职责所在而提,但剖验的结果却令所有知情人都陷入死寂与猜疑之中——

不过只过了一夜,高家人的脏腑竟然都快化为了浓水,二十四口人,不论主仆皆是如此,竟无一人例外。

人刚死一晚,哪怕是火焚烧过,也只烧焦了表面一层皮肤而已,有几个烧伤不严重的高家人,前胸后背的皮肤甚至看起来完好得很。明明表面上没有明显伤痕,里头也没有生出蛆虫,脏腑如何会化得近乎看不出形状?

就在柴金对着验尸单犯头疼的时候,先前提出剖验的那名叫做老贾的仵作突然叩响了柴金的值房门。

老贾支支吾吾地表示自己曾在几十年前听人说起过这样的死法,说高家人这是中了一种名为软肠的毒。

软肠是一种能摧骨化肠的奇毒,若服过量,腹痛半个时辰之后便会五脏俱毁而亡,若只误服微量且催吐及时,腹痛之余仍会口鼻溢血。

此毒性烈,一入肠,哪怕医治得再及时也会落下病根,中毒之人的骨头会逐渐变脆变软,后期甚至会布上丝丝缕缕的灰红色。

即便只服用微末之量,此后也会体弱易病,伤痛难愈,大损寿元。

要说毒从何来,老贾说他也不知,就连软肠这一名字和中毒的症状都还是他年少在外做游医时偶然听一位同为游医的同路人讲起的。他那时年轻,没真见过那毒,便当作了故事听。

年少时他甚至质疑过那位同路人,说得这样玄乎,你可亲眼见过?

那位同路人却摇头说没有见过,说自己祖父亲眼见过,还说自己祖父曾在宫中做过几年的御医,与那样的毒打过交道。

这话可把当时还年少的老贾给惊着了,老贾看了看同路人身上那身脏得不成样的旧衫,最后说了句真是了不得。话是这么说,他心里却是不信的。

祖上都进宫做御医了,怎么这孙辈却是这般落魄潦倒模样?他老贾是家境不好才勉强靠着学来的医术帮人看诊挣点银子过活,哪里有人放着好端端的御医不做,宁愿出宫当个困苦百姓呢?

要他说,这人就是个骗子,说的话都是胡诌的,仗着他老贾那时年轻没见过什么世面才编出些故事哄着他玩儿呢。

那时的老贾并没有想过,几十年之后,在大理寺当中,会真的让他遇到这种情况。高家人的尸体状况,与他曾听过的故事里的样子,竟然一模一样。

老贾不敢肯定,他也是经过了好一番的纠结犹豫才将这事说出来的,他说的时候甚至特意补充了一句:即便是毒,但这世间之毒何其多,我方才所说的软肠也只是传说中的一种,是与不是还不好下定论。

老贾从未进过宫城,对宫内之事了解得过少,但柴金不同。

在老贾小心翼翼地提出软肠之毒时,柴金的心底已经掀起了巨浪。

柴金知道,软肠曾于后宫中出现,进德年间就因之闹出过几件不好听不好看的事情惹得进德帝大怒,故而此药在进德中期就被焚毁禁用了。

但不知为何到了昌安年间竟还出现过一两回,而其中一回,就出现于六皇子陈弘勉与十三皇子陈弘滔的食案上。

因知晓其中的厉害关系,柴金匆忙进了宫将此案的情况禀告给了陈弘勉,而陈弘勉也确实在听到软肠一名时陡然变了神色。

陈弘勉的手一颤,将端在指间待饮的半盏茶水给洒了几滴出来。

一开始的时候柴金的确是在怀疑崔家人,毕竟高家灭门案之前是沟渠浮尸案,高家人曾因为浮尸案大闹过大理寺扯出过崔家人。但自从得出剖验结果之后,灭门案的性质就彻底变了。

案子绝不可能是崔家人做下的,因为进德时期崔家无人身处后宫,昌安时期更不可能拿出软肠预加害陈弘勉。

这些事情,柴金能想到,陈弘勉也能想到。

短暂思忖过后,对于这个案子,陈弘勉给大理寺下了一道密令:时日不限,暗查到底。

故而,大理寺的人暗中查此案查到了现在。

案发之后,大理寺的人在查案过程中怀疑过崔家,想到过韩家,也暗查过许多与高家有关系的人,这许多人里甚至还包含了竞良智盛镖局的两位镖头。

若非在竞良见到了许贵洪的外室李绮姗又从李绮姗口中探出了一个姓氏,大理寺中的人谁又会将疑心转到朝中的谢姓官吏身上呢?

而司隶台这边,若非在韩选身上有了意外的收获,又怎会确定向来低调行事的蒋家或许与高家的案子乃至于和昌安年间的一些旧事有关呢?

蒋家……蒋家与韩家看似是处在一条船上且两家并未生出过什么明显愁怨,怎么会派人对已被流放的韩选下毒手?

疑心生暗鬼,凡自乱阵脚者,必是心中有鬼。

蒋玄晖,或许正是如此。

周荃珝离开司隶台坐进周府马车之后,靠在小榻上眯了会儿眼睛,而后轻声唤了句:“寇姜。”

“公子?”

“章姑娘离京几日了?”

“六日了。”

“竟有六日了……”周荃珝喃喃着将身上盖的锦被裹好了一些,“我今日有些累了,回府之后不想动笔写字,劳烦你帮我跑一趟柴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