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天下 > 第141章 第一百四十一章 陈敬之慷慨解危机

第141章 第一百四十一章 陈敬之慷慨解危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钦差?你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还冒充钦差?你找死啊你。”黑面皮的人手一挥,几个小厮朝陈敬之冲过来。

陈敬之意识到,这群人想连他一道解决了,忙忙后退,他身手跟李珺珵天素他们比虽差了许多,跟这群人比,还算得一个高手。

陈敬之扶着那伤者在人群之中左躲右窜,竟没一个揪住他。老百姓听说是钦差大人,都有意护着他,虽不明着和那起人斗,挡道下暗卡子他们也会一些的。何况那几家本就横行霸道惯了,也该有个人治治他们。

正巧崔林和另外几个小厮抬着祭奠的东西过来,阿文阿武也跑过来,阿文喝道:“漳州知府马上就要到了,你们真不怕王法的,就继续闹。”

阿武一面飞身起来,拿着绳索将那几个店老板一套,困猪似的拉在一起。

这几个人,正是人们口中说的漳州八大美食的东家。

阿文过来禀告道:“公子。这几个地皮差人偷了人家的钱囊,扣了人家的货物,想将这一群人赶尽杀绝,再冒充人去取他们商行的银子,一个小厮数日前就报了官,被打死了。另外一个被打得半死,今早我们去采买,正好遇到,听他说了原委,阿武又去那家客栈查了被关押的家仆和银子,一一对上。听他们说那群人今日就要结果了他们少爷的性命,没想到被大人碰见了。”

陈敬之身边的几个人到底是高手,黑面皮几个人带着的小厮虽都是练家子,跟他们真正练武的人比起来,都是些小儿科了。

须臾,左右举着回避和肃静的木牌过来,敲着锣的人在前开道吆喝:“漳州知府到。”

漳州知府是个正四品,五十多岁,名作贾锡年,字存寿,是永宁六年的同进士出身,长得黑黑胖胖,圆脑袋,双下巴快和身体连在一起。

这近一年来,贾锡年拜会过陈敬之几次。陈敬之因是钦差,在贾知府眼里,就是悬在自己头上的一把刀,他表面上对陈敬之恭敬,心底里却是防着陈敬之夺权。若不是陈敬之春日开凿了大梁山,夏日治水患解决了漳河的洪涝,后又命人逢山开路逢水架桥,不到一年,功绩卓著。漳州下边七个县下半年的水稻用了陈敬之选育的稻种,收上来的粮食足足是往年的三倍。

粮食比往年多一点少一点,这都是看年成、看天道,但多出三倍这个事实,不得不叫人对陈敬之心生敬畏,漳州地方上谁还不把陈敬之菩萨似的供着,早早地有老百姓给他建了生祠。

十月初秋收时,贾锡年还去陈敬之的住处拜会过一次。陈敬之一不拿大,二不争功,这点上漳州知府不得不服。

他远远地掀起轿帘命人停轿,急忙忙地下了脚小碎步趋过来跪地道:“下官不知大人微服私访,有失远迎,还望大人恕罪。”

漳州知府是漳州的父母官,漳州下辖七个县,放眼闽地,也算得是品阶极大的官。众人见贾知府都向陈敬之叩头,方才看热闹的人才意识到这真的是钦差大臣,杂七杂八跪了一地。

陈敬之到底年轻,五十多岁的人给自己下跪,也只得个礼性就罢了。但此时,他没将人扶起,道道:“知府大人辖下,这漳州城内竟然能发生这样的事,不知大人平日里是如何当父母官的?”

这知府之前从没向他下跪过,今日倒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给他跪。他之所以没拦,也是寻思着必然是朝廷有所动静,另外,他也需要在此地立些威风,而不是一味地做好事不留名。

这大半年来,李承琪没对他再行贬斥,估摸着也是朝廷中柳文暄在抗衡。不过眼下看知府的架势,若非是皇帝已不在李承琪的控制之中,要么就是李珺珵了。

贾锡年一向是个善于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的,此番对他毕恭毕敬,竟有几番黄鼠狼给鸡拜年的味道。

朝廷的条例下行很慢,但一有个风吹草动,他们得到消息的速度比朝廷的八百里加急都快。

陈敬之向贾锡年道:“我喝茶恰巧遇到这桩子事,阿文阿武这半日也都去查访了,这年轻人很可能是被陷害的。”

那黑面皮的人朝知府使了个颜色,贾锡年擦了把汗,手有些抖。他向陈敬之下跪,不单单是因为朝廷的风向,也是希望陈敬之能够雷厉风行一此,将这里好好管一管,他这三年马上就要到任,下一步就是去长安了,十几年的从政经历,漳州三年是最窝囊的三年。

陈敬之心头已明白了八九分,笑道:“不过知府或许也不大清楚这案子的缘由,我看,不如借你府衙一用,本官索性将这案子审了。”

贾锡年点头如捣蒜,额头上的汗珠在肥肉的褶皱里汇成一小股,顺着肥膘凸起处滑下来。

真叫人没眼看。

陈敬之稍稍抬手。

漳州知府忙将轿子让出来,陈敬之也不客气,一行人径自到漳州府衙。

阿文阿武将年轻人的衣衫取回来给他穿伤,亲自带着年轻人过去。

看热闹的人也都乌泱泱汇集了一大片,跟着去漳州府衙看热闹。

陈敬之是正二品的钦差,来了此地,莫说他一个知府要拜会,就是岭南这一带各大都会的府尹来拜会他,他也是当得起的。

只不过虎落平阳被犬欺,陈敬之自二月到岭南,四处奔走,一直都没停歇过,是一个只干实事的务实钦差。好在,李承琪也未曾过多打压他。所以他这官,尚能不失其时地拿钦差的身份施行一些措施,比如开沟渠,架桥修路,开山等,但凡要用人用物的,只要他开口,也没受什么阻扰。

下半年来,李承琪派在他身边的暗桩明显撤走了一些。他想过,即便他可以回长安,在长安局势不稳的情况下回去,并不明智。

此番决定审理这商人的案子,倒是陈敬之第二回拿出官样子来,也许这时不少人回过神来,陈敬之在这里,才是最大的。

陈敬之衣衫都没换,灰色的棉布单衫,坐在正堂之上,威严不减丝毫。

惊堂木一敲,左右肃静,崔林已领着四五个小厮和十七八个衙役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去那客栈将扣押的人员和货物都取了回来。

阿武又将当夜盗窃的窃贼抓来,一应人证物证具在,不容狡辩。

堂下跪了三四十人,都是鼻青脸肿的,身上都挂了彩,看来这阵子,吃了不少苦。

贾锡年却说:“大人,商人的话最不能信,生平就靠一张嘴到处哄人钱财。您看老百姓如何幸苦种粮食,丰年他们压价收上去,欠年又高价卖出,说到底都是靠投机倒把坑蒙拐骗来牟取利益,是以他们说话,切不可信。”

陈敬之摇头道:“知府大人有所不知,本官方才在茶肆喝茶,将事情原委也听了八九分,又在茶肆外看了半日的打斗,那黑面皮的撕了人家的衣裳,要夺人的玉佩,这事却是我亲眼所见,容不得辩驳。”

黑面皮强辩道:“大人,冤枉啊大人,起先他住店时,并未带那许多货物,那些货也是他们偷偷的运过来的,不知是干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要三更半夜运货的?”

“那在本官说要给他付钱时,你准备向本官动手,又作何解释啊?”陈敬之声音冷冷。

那黑面皮目光游离开来,无所适从。

年轻人伤得不轻,他的手还在颤抖,道:“我们之前在路上就遇到了剪径的山贼,人和货物被拦截,我们好容易才将货物取了一半,偷偷拿回来,才有了他说的半夜运货的事。可我的随从听他们说话,才知他们和山贼是一伙的。战战兢兢只得半路离开,哪知盘缠就被偷了。我想着出门在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便答应他们给双倍的价钱。他们之所以愿意放走一两个人取钱,不也是知道我们这么多货物,必然是有合作的商行的。哪知他们待我的人去后,半路再度拦截,将人都各自扣押。也知他们盯着我,也不敢漏怯,只敢往人多处住行,哪知他们竟想赶尽杀绝。才有了大人今日所见这一幕。小人五日前就报官了,奈何那小厮一去不回。怕也是凶多吉少了。”

当官的要是想冤枉个人,随便扯出个什么理由,都能把人逼上绝路。贾锡年也是个和稀泥的,捧着饭碗不干事,对这些地皮也是怕得要死。

陈敬之忽然想起父亲,心头微微一沉,也不知这一向是否安好。

陈敬之道:“将这两起人分开关押,本官亲自查证、审讯,知府大人作陪审,届时一应口供,再一一对证便好。”

陈敬之命阿武几个将这些人各自关押,他自己手下一共十二个,崔林带着衙役们分管了十处。

其实也没用重刑,却听见一边的审讯房间内发出惨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