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她在乱世一往无前 > 第34章 灵堂

第34章 灵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听到真相的那一刻,她忽然觉得如释重负。

父亲的冷漠、姨娘的羞辱,常常让她觉得自己与陶府格格不入。

被“囚禁”了这么多年,她才知道,原来自己本就不属于这里。

看似她得到了保护,小浔流落民间。

可是又很难说,她与小浔之间,谁的处境更好一些。

陶监判威胁她,若她不愿意利用温维浔,来打探苏尚书府的消息,那么他会即刻站出来指认她的身份,到那时,国法断不会容她见到翌日的阳光。

她假意答应了。

条件是陶监判与太子,都不能对小浔出手。

她要尽快找到小浔,虽不打算将身世真相告诉小浔,以免她担忧,但她需要让小浔知道,自己被威胁的事情,她相信小浔有足够的胆识和智慧,随她一起在这汹涌的时局里谋生。

姨母为了自己的安全,在陶府忍辱负重,那么如今,她为了小浔和自己的安全,受陶监判一些威胁,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想到这里,往日那个畏畏缩缩、性格绵弱的陶安然好像不复存在了。

如果她再这样任人摆布,不仅是她自己,连小浔也会受到牵连。

那日她登门拜访,“小浔”坐在她对面,她一眼就看出了不对劲。

小浔向来气定神闲、是风骨洒脱之人,那女子貌似端庄秀丽,眉眼也与小浔有七八成相似,举手投足间,却多了几分局促。

寒暄了半晌,她心里的不安更重,直截了当问道:“还记得你我二人初次见面,你问我最想要什么,我当时的回答吗?”

那女子踌躇更甚,缓慢摇头,迟疑着笑道:“安然,我近日身子不适,吃了些汤药,记性总不大好。”

她了然一笑,只问那女子:“你可知我是小浔的闺中密友?焉能分不出你是真是假?若你不告诉我小浔身处何处、是否安好,我便与你今日在此鱼死网破了。”

自从习惯了被陶监判威胁,陶安然的性子便愈发不受拘束起来,她总想着,左不过哪日被陶监判指认身份、被判极刑,多活一天,便赚一天。

她知道自己没那本事替父亲申冤,只要能多保护自己一些,多保护小浔这个唯一的亲人一些,少让吴伯父担心一些,她就已经很满足了。

那女子也知道自己瞒不下去了,便说自己其实是小浔的贴身奴婢芭蕉,而温姑娘有事外出,已有书信传来,三日后回京。

陶安然算了算日子,今日是小浔回京之日,登门后听芭蕉说,小浔来吊唁杜尚书了,她便也迫不及待地假借吊唁之名来看看小浔。

踏进院门,只看背影,她便知今日的小浔,定是真正的小浔。

整个上京城听到杜尚书死讯、素日里又和杜尚书没有过多交往的的人中,大概找不出第二人,会如小浔这般悲痛了。

她一直都明白,小浔坚强洒脱的表象之下,藏了怎样一颗柔软善良的心。

初见那时,她们还不熟识,但听闻她渴望自由,小浔就愿意冒险打探消息,随她来上京城。

后来,上京城事故频发,小浔多次叮嘱她小心谨慎,大概也是知道了些许内情,不愿意让她烦忧。

如今,杜尚书意外逝世,连她这般对朝堂之事知之甚少的人,都多少听到了一些传闻。

小浔心里一定更加难过。

动乱时局之下,你我无力至此,怎能不难过?

她走向温维浔身边,从袖口取出一方金丝织锦的手帕。

温维浔听到动静转头,看到是陶安然,面色有了一丝缓和,她声音喑哑:“最近还好吗?”

陶安然默然点头,用手帕仔细擦拭着温维浔湿漉漉的头发,小心避开发簪处,以免弄疼了她。

温维浔乖乖低头,任由陶安然轻柔擦着头发,过了好一会儿,情绪缓了过来,才抬起头来问她:“你今天是特意来找我的吗?”

“是,”陶安然回答,她深深凝视着温维浔的眼睛,而后抱紧了她。

“我会保护好你的。”

陶安然声音很轻,像在温维浔耳边飘忽环绕,灵堂里还有低低的哭泣声,温维浔一时没有听清楚,问道:“你说什么?”

陶安然摇摇头,没有作声,她的眼睛里蓄满了泪水,却倔强地不肯落下。

我曾以为我孤身流落这人世,所以我放弃挣扎,任由旁人欺侮。

可原来,我并非孤身一人,陪我走到今天的,是我的血亲姐妹。

只要我知道就好了。

我会保护好你的。

我的姐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