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项羽刚分封完,就有人反叛,刘邦这次也一样。
首先起事的是臧荼。为什么好好的臧荼就反叛了呢?前面讲分封诸将的时候提过一句,刘邦封了很多好友,杀了很多仇人。其中大肆捕杀项羽的旧部,而臧荼的燕王就是项羽给封的。唇亡齿寒,物伤其类,臧荼感觉自己脖子上的十来斤不稳当了,反了吧,从自己原本的封地燕地出发进攻代地。
刚平定下来就有人扎翅,必须快速压制住。刘邦亲自带兵平定,咱们说过,如果不是碰上项羽,刘邦还是挺能打的。
结果也是刘邦把臧荼干掉了。
臧荼有个儿子臧衍,事后跑去了匈奴那里。臧荼还有个孙女叫臧儿,臧儿生了两个很美貌的女儿,其中有个女儿叫王娡,王娡一婚嫁了个平民,生了闺女以后被臧儿博富贵送到了太子刘启的后宫,生了个儿子叫刘彻,就是后来的汉武帝。
臧荼被平定了,燕地还需要人驻守,于是刘邦任命老同学兼好友太尉卢绾做燕王。让丞相樊哙带兵攻打代地。
这里有个挺有意思的事情,刘邦的太尉是卢绾,掌管兵马。卢绾不能说不熟悉战事,好像也没那么有名。另外樊哙做了丞相,樊哙出身屠夫,打仗是没有问题的,做丞相能做出什么成色,不太好推断。
刚平定了臧荼的反叛,利几也反了。刘邦又一次亲自带兵征讨,利几跑了。
利几这个人本来是项羽手下的将领。当初项羽失败的时候(不知道是楚汉战争中的哪次),利几那时候是陈公(陈县的县公),没有跟随项羽一起跑,反而投奔了刘邦,刘邦封他颍川某地做侯。等到汉高祖击败了臧荼回到洛阳,按照列侯的名单全都召见过来朝见,利几因为本身也在项羽手下任职过,很害怕自己也没命享受高官厚禄,也反了。
这件事也给刘邦敲了个警钟,对于项羽留下来的人不能太激进,否则人心惶惶,不利于安定。
汉高祖六年,刘邦每五天去朝见一次刘太公,就跟平常人家的儿子见老子一样的礼节。太公家的家令(应该类似于管家),劝刘太公说:“天无二日,地无二主。现在皇帝陛下虽然是您的儿子,但是他是万民的君主。您虽然是父亲,但是也是臣下。怎么能让天下共主去跪拜人臣呢?这样的话,会让君主失去自己的尊严和威仪。”再后来等刘邦再次朝拜刘太公的时候,刘太公抱着扫帚,在门口迎接(很可能老头闲不住扫院子呢),倒退着迎接。
刘邦很吃惊,赶紧扶住刘太公。刘太公就说:“儿子,你现在是皇帝,怎么能因为我(是你爹的缘故)破坏天下的礼法。”于是汉高祖就封自己亲爹做了太上皇。心里很高兴家令的话,赏给他金五百斤。
关于这件事,我们还得参照下当时的背景。
刘邦起于微末,自己本身就不拘小节,身边好多将领都是发小熟人,尤其是很多武将,文化水平大多不高,所以虽然等级上分得明明白白,实际上交流起来闹闹哄哄。刘邦这皇帝做不了高高在上。这时候对于礼仪这一套的需求就提上来了。这时候有个人就显现出他的作用来了。他就是叔孙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