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八卦史记故事 > 第112章 高祖本纪(五)

第112章 高祖本纪(五)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结合曹无伤的地位看,这话是具有一定的可信性的,何况刘邦还在函谷关搞了小动作。但是要看内容,说让子婴做丞相,其实有点扯淡。给个什么虚头八脑的职务不行,给他个丞相。

但是项羽这一方需要真相吗?项羽要的是收拢这块地盘,范增想要的是灭了刘邦这个对手,毕竟刘邦真的打下关中这么一大块重要的地盘,称王也看起来名正言顺。

所以这就属于一拍即合。项羽作战前总动员,打算第二天就干死刘邦。当时的实力对比,项羽有四十万人(嫡系以及各诸侯兵),号称一百万。刘邦手里有十万兵力,号称二十万。总体还是个1:4到1:5的比例,项羽本身还特别能打,刘邦看起来就没戏。刘邦的失败基本没有悬念了。

但是,转折点来了。项羽叔叔项伯稀罕张良,说什么都要救他,私下里跑出给张良通风报信了:“我侄子明天就打过来了,你快跑逃命去吧。”

张良属于贵族出身,比较讲究,他也比较偏向刘邦,所以他把信息给了刘邦。刘邦是那种打不死的小强,拼命抓住机会,一通的给项伯做表白,还要结成儿女亲家。项伯可能本来就对刘邦观感不错,可能还跟范增这个外人不对付,现在张良肯作保,刘邦又这么上道,这就是一家人了啊。让刘邦第二天赶紧带人带礼去跟项羽表忠心。

刘邦打也打不过,跑也不能跑,赶紧请项伯从中斡旋,说第二天铁定一早去。项伯回去就跟项羽说了,项羽就等着刘邦来。按道理,这是通敌啊,但是就是没有被追责,所以项羽兵败这应该也算是一个原因吧。

项伯一走,刘邦马上召开紧急会议。商定随行人选,包括张良做斡旋、樊哙做保镖,带着一百多骑兵跟项羽请罪。

刘邦姿态特别特别低,又都是老熟人,项羽可能过意不去,就把曹无伤卖给刘邦了——不是我的问题哈,你手下人给我打报告,我还能不信啊?

再后面项羽犹疑不决,范增搞了出“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刘邦命悬一线,项伯出手救亲家。再后来就是樊哙硬闯营帐做表白,刘邦尿遁,张良收尾,范增气炸又无可奈何。

《鸿门宴》极其精彩,大家自己找原文看更能深刻体会。

知道了叛徒是谁,刘邦回到营地就把曹无伤就地正法了。我死不死不一定,背叛我就先死在我前头吧。

说实话跑回来不一定就意味着安全,但是项羽那边跟鸿门宴比成本又变高了也是事实,当时没下手,再下手就犹豫得多了。

刘邦最少名义上是归顺了,行动上也缩手缩脚了。项羽面子里子都有了,没有看得过去的理由,也不能对老熟人随便下死手。

然后项羽就向西进发,屠戮焚烧了咸阳城和秦朝的宫室,所经过的地方,没有不被摧毁的。所以秦地的百姓非常失望,然而因为害怕项羽,只是不敢不服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