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八卦史记故事 > 第111章 高祖本纪(四)

第111章 高祖本纪(四)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刘邦继续率军西进,在昌邑跟彭越相遇,然后他们一起攻打秦军,但是这次作战不利。

之前在《项羽本纪》里我们提过彭越。这也是位狠人,出身水匪(可能打家劫舍,可能是反对秦国统治落草为寇。但是做草寇,吃什么呢?大概率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必要的时候打家劫舍,所以很多时候真的不用太崇拜这些英雄,下得了死手的人,平时大半都不是软柿子),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后,他也拉了一支队伍,在魏国活动。楚汉之争的时候多次出兵干扰项羽的军队,最后更是在垓下跟刘邦韩信合围项羽,项羽兵败自杀。刘邦彭越的交情,可能就是这个时候开始的。

因为战事不利,刘邦回军到栗县,遇到刚武侯柴武,夺取了他的军队,大约四千余人,两放方的军队合并起来。这里的柴武本身是山西人,具体怎么跟随的刘邦不是很清楚,当初章邯在东阿围攻田荣的时候,柴武也参与了战争,不知道当时是不是刘邦手下。而这次被刘邦夺取兵权,可能是两个人的关系从平级到上下属关系的转折。

然后刘邦就跟魏国的将领皇欣,魏国申徒武蒲的军队一起攻打昌邑。昌邑没有被打下来。然后魏国军队你打你自己的,我继续往西走了哈。然后刘邦带人向西路过高阳。

那时候有个高阳人叫郦食其的,是陈留城门守门人。他看见了刘邦就说:“来来去去的将领我看的多了,我看沛公是个大人长者。”正好他有个老乡跟随刘邦,他就请老乡给自己引荐。

刘邦也就见了,不过那会儿他正坐在床上岔开两条腿,让两个女人给他洗脚。郦食其看见刘邦这样子就没有行跪拜之礼,而是作了个长揖,说:“您如果真的想要诛灭无道暴秦,实在不适合这么无礼地接见年长的人。”

我们之前也讲过刘邦喜欢嬉笑怒骂不拘小节,但是刘邦也有个好处就是听劝。他听了这话就整理衣服道歉然后请郦食其上座。态度很好。

郦食其也顺势展现纵横捭阖的谋略,刘邦喜出望外,赶紧请郦食其吃工作餐,然后请教:“那您看今天我们的计策该怎么制定呢?”

郦食其说:“您把乌合之众,散乱之兵收集起来,总共也不满一万人(看起来好可怜,楚王没真的派兵给他或者大家根本不看好他),如果以此来直接和强秦对抗的话,那就是人们所常说的探虎口啊。陈留是天下的交通要道,四通八达,现在城里又有很多存粮。我和陈留的县令很是要好,请您派我到他那里去一趟,让他向您来投降。他若是不听从的话,您再发兵攻城,我在城内又可以作为内应。”

于是刘邦就派遣郦食其前往陈留城,自己带兵紧随其后。陈留县令知道刘邦是谁啊,人家当然不投降,郦食其果然做了内应,这样刘邦攻取了陈留。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有粮食手里的兵是兵,没粮食了,手底下人看你都像肉饼(主要的叛臣首领的项上人头都是明码标价了的)。得了这么多好处,刘邦也不能不表示,他任命郦食其为广野君,而郦食其常常担任说客,以使臣的身份奔走于诸侯之间。

刘邦还任命郦食其的哥哥郦商做将领,带领陈留的军队,一起攻打开封。结果开封没能打下来。打不下来也不能死磕,继续向西,跟秦国的将领杨熊在白马打了一仗,后来又在曲遇东打了一仗,大破杨熊的秦军。杨雄打了败仗跑到了荥阳。

荥阳这座城我们提到过好多次,战略要地,易守难攻,所以退守荥阳战略上来讲不能算错。但是,秦二世不高兴,大家都说这些叛军不过是乌合之众,你居然给我打败仗,去死吧。杨熊就被秦二世派人杀了,杀鸡儆猴,看你们以后谁还敢不好好给我出力!

秦国做秦国的事,刘邦也继续干刘邦的事。刘邦这次带人向南攻打颖阳,大概是大的不太顺利,屠城。在这里,刘邦遇到张良,因此跟张良一起在韩国的地盘上辗转,帮韩国固定地盘,刘邦和张良以及韩王广的交情就是这时候交下的。

当时赵国的别将司马昂打算渡河入关(谁先入关谁称王),刘邦于是向北攻打平阴,把渡口切断了,反正我去不了别人也别想去。

断了渡口,刘邦带人向南进发,在洛阳以东打了场仗,没打赢。然后刘邦回军到阳城,集中战马骑兵跟南阳郡守吕齮在犨县以东交战,并且打败了敌人,攻占了南阳郡,郡守吕齮只好退守到宛县,于是刘邦带着兵绕过了宛县继续向西进发。这时候张良就劝刘邦说:“沛公您虽然想要尽快的攻入关中,但是秦军的人数还是很多的,而且据守险要地带。如果现在您不攻下宛县,您西进的同时宛县的军队就会从您的后方进攻您,同时您前方有强大的秦军挡在前面,这是很危险的。”

刘邦有个特别优秀的地方就是听劝,于是他半夜里带兵从另一条路返回,还变换了旗帜(可能装成了秦军迷惑宛县的探子),天快亮的时候,把宛县围了三圈。郡守吕齮急得要自杀,他手下有个门客叫陈恢愿意做说客:“您等我谈判失败回来再死也不晚。”陈恢就翻过城墙去见刘邦。

陈恢见到刘邦就劝他说:“听说您这些诸侯都约定了先进入关中的人称王。可是您现在却留在了宛县。宛县是大郡的治所,相连的城邑有几十座,人口众多,积蓄充足,官吏和百姓都认为投降一定会死,所以上下一心都登上城墙顽强抵抗守护家园。现在如果您要长期留在这里攻城,士卒一定会伤亡很多。如果您现在离开宛县,宛县的军队也一定会跟在您后面袭击您(跟别人也表明下我们这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说不定还能捞点功劳)。您现在的困境是,您要继续攻城,就不能尽快履行先进入咸阳的约定称王;您要是从宛县往后退,又会有宛县这个强大的后患。替您考虑下,您不如跟宛县约定允许他们投降,同时封赏南阳郡守,并顺便留他在这里守城。然后呢您再率领包括宛县士卒在内的军队向西进发。这样的话,那些没有被攻下来的城邑,听到这个消息,都会争相打开城门等您进城,您就能通行无所牵挂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