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八卦史记故事 > 第109章 高祖本纪(二)

第109章 高祖本纪(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沛县的县令很害怕,也打算在沛县造反,算是相应大趋势。他手下的主吏萧何、狱掾曹参说:“您担任秦朝的官吏,现在却想要背叛秦朝,率领沛县的子弟起兵,恐怕他们不会听从。希望您召回那些逃亡在外的人,能够得到几百人,利用他们来胁迫众人,众人就不敢不听从了。”

于是县令就命令樊哙(刘邦连襟,吕后的妹妹吕媭嫁给了樊哙)去召回刘邦做帮手。这时候刘邦的部众已经有几十上百人了(其实人还是很少,所以逻辑上看刘邦造反的时间并不够长,根本没有壮大起来)。

等到刘邦真的跟随樊哙到了城下,沛县县令又后悔了,担心萧何曹参是联合刘邦想要干掉自己,所以打算把萧何曹参也杀了。萧何曹参连夜出城去投靠刘邦。

刘邦就在丝帛上写了一封信射入城中,告知沛县的父老说:“天下人深受秦朝暴政的折磨已经很久了。现在父老虽然为沛县县令守城,但是诸侯都起兵反抗秦朝,就要来屠戮沛县了。现在只要沛县的父老一起诛杀县令,选出可以担当首领的子弟推举他执政,来响应诸侯,诸位的身家性命才能保全。否则,父子都会被屠杀,那是白送命。”

当时的形势确实是遍地开花,看起来不起义就要被削。县令是被秦国派过来的,当地的父老却是地头蛇,多少代人经营下来的。县令任职完了可以走,当地人走不了。所以就有人带头杀死了沛县县令,打开城门迎进刘邦,想要让他做沛县令。

刘邦推脱说:“天下正陷入混乱,诸侯都起兵反抗秦朝,现在选出的将领如果不称职的话,就要一败涂地了。我不敢吝惜自己的性命,只怕自己才能浅薄,不能保全父兄子弟的性命。这是大事,希望另选一位合适的人。”

这也是实话,他手里只有百十个人,家族算不上名门望族,并没有太高的号召力。

但是萧何、曹参等人都是文吏,吝惜自己的性命,害怕事情不成功,过后秦朝会将他们灭族,都推举刘邦。众父老也都说:“我们平时就常听说刘季(那时候还没有改名刘邦,刘邦是后来取的)的那些奇异之事,刘季必当得到富贵,况且经过占卜,没有人比刘季更吉利。”于是刘邦多次谦让。众人都不敢担当,就推举刘邦为沛公。

说起来刘邦就是大家推出来的一个把子,人家真的大门大户的,他现在也未必进得去人家的大门。

比如他老乡王陵,出身贵族,刘邦当过人家小弟。王陵很多年一直都跟刘邦是相互独立的关系,人家打下地盘来自己搞割据。后来王陵的母亲被项羽劫持自杀,王陵才投靠刘邦。

比如王陵朋友雍齿,雍齿虽然名义上归属刘邦,但是一直看不上他,在刘邦领兵外出的时候,雍齿献出丰邑投靠了魏国周巿,刘邦大怒,回兵攻打丰邑没攻下,刘邦因此对雍齿非常痛恨。收编砀县兵马再次攻打丰邑,又没打下。最后向项梁借兵,第三次攻打丰邑,最终把雍齿打跑。

后来雍齿从属赵国,赵国败亡后再降刘邦。汉高祖六年,刘邦恩赏功臣,大封列侯,听说有人不服,天天发牢骚,于是问计于张良,张良说陛下最恨谁就厚赏谁,这样让所有人都有得赏的希望。刘邦因此封雍齿为什邡侯(以封地名侯,什邡侯国在今四川省什邡市)。

不管怎么说,名义上的领袖确定了,大家在沛县官署的庭院祭祀黄帝、蚩尤,把牲畜的血涂在鼓旗上,旗帜都染成红色。由于传说里被杀的蛇是白帝之子,杀蛇的人是赤帝之子,因此崇尚红色。

这时沛县少年和有权势的官吏如萧何、曹参、樊哙等人都替沛公召集子弟,得到二三千人,一起攻打胡陵、方与,应该是没有打下来,又退守丰邑。

要知道刘邦手里的自己人就百十人,其余的都是血气方刚豪杰跟有权势的官吏(这些人可能缺乏武力,但是管理基础是有的,所以民政方面刘邦可以放开手)召集的,怎么把这些人的势力融合成自己势力是刘邦的当务之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