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隐公姬息是周公八世孙,名息,一作息姑,他的母亲是声子。他的父亲鲁惠公原来的夫人是孟子,但是孟子死得早,声子成为继室(也有人说就是小老婆,并没有当上正妃)。姬息的父亲鲁惠公为他娶媳妇,媳妇是宋国人,也是贵族,是宋武公弟弟女儿,名叫仲子。新妇仲子来到鲁国,鲁隐公的父亲惠公一见仲子惊为天人,于是把仲子收进自己后宫,儿媳妇变成成小老婆。
人可能要说,这不是乱/伦吗?算又能怎么样呢?不止鲁惠公这么干了,后面还有个卫宣公。
卫宣公先是和父亲卫庄公的姬妾夷姜私/通,生下儿子公子伋,将其立为太子。等到太子伋迎娶齐国女子宣姜为妻,还没有成婚,卫宣公见宣姜长得漂亮,占为己有,并生了两个儿子,公子寿和公子朔,这还不算,他还用计杀掉公子伋(这也是亲儿子),改立公子朔为太子。这是一个即霸占了小/妈,又夺了儿媳的。
还有个楚平王,单说楚平王大家可能不清楚他是谁,说到伍子胥应该不少人有印象。楚平王就是被伍子胥鞭尸的那个。楚平王派费无极去秦国迎接孟嬴和太子建成亲,费无极见孟嬴这么美丽,便劝平王娶她——最美的美女当然最配最有权势的人。平王动心了,就娶了预定的儿媳妇。当然原定的继承人太子建也被心神不安的费无极给害死了。被费无极害死的还有个人叫武奢,他的儿子伍子胥一夜白头逃到吴国,先后五次兴兵伐楚,大败楚国,楚王郁郁而终,死后被伍子胥掘墓鞭尸三百。
再有名的唐朝李治娶了老爹的小/老婆当皇后,李隆基夺了儿媳妇当贵妃。当一个人处到权力的顶点,如果政事上不太糊涂,或者还没有糊涂到太糟糕,他/她的私/生活基本上很难被限制。
我们转回来继续说鲁国的事。过了不久仲子为惠公生下公子允,就是后来的鲁桓公。息和允二人的母亲都不是正牌的大老婆 ,允的母亲仲子是右媵 ,地位仅次于嫡夫人,所以仲子地位比声子高贵。子以母贵,允虽然年幼然而地位尊贵,息虽然年长然而地位卑贱。但由于地位相似,所以息和允这种尊卑关系是隐秘的,鲁国人并不知晓。到惠公死时,息因年长而贤能,鲁国大夫们都举荐他,并要立他为国君。因为允当时太幼小,在这种情况下息如果推辞,那么就不知道允将来是否一定能被立为国君;如果允被立为国君,息又担心大夫们不能很好地辅佐年幼的国君,所以息只好代替允上台执政,息是为了立允才做国君的——话说允难道没有可能是息的儿子吗?
隐公五年(前718),在棠地观看捕鱼。八年(公元前715),与郑国交换天子所赐之封邑太山的枋和许田(这实质上是违法的,但是周天子没办法)。隐公十年(公元前713),鲁国联合齐、郑攻打过宋、许两国。在其中几场战役中,公子挥都立了大功,这样就导致了公子挥在鲁国的专权。
十一年(公元前712)冬,公子挥来见隐公,他神秘地屏退左右,然后对隐公说:“主公当了这么多年国君,国家非常安定,老百姓也都非常富足,满朝文臣武将没有不听从您的。现在太子允已经长大了,依我看,我最好还是趁早为您把他除掉,您好安安稳稳地继续当您的国君,也让我当个太宰,好吗?”
鲁隐公听了,非常惊愕地说:“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太子允要当国君是先君的命令呀!我不过是因为太子允年幼的缘故,才代他做了十几年的国君,现在太子允确实已经长大了,所以我正在菟裘那个地方修建房子,将来好在那里养老送终。至于国君之位,我已经决定还给太子允了。”到底是谦让一下呢?还是说周公传下的礼仪就这么深入隐公的心了呢?或者按照八卦,允就是息的儿子,传给自己儿子最正常不过呢?
公子挥害怕公子允听到这个事之后杀了他,于是向公子允说隐公的坏话,诬陷隐公想要除掉公子允真正做国君,并请求让自己杀掉隐公。公子允听信公子挥之话,于是同意公子挥请求去杀隐公。
鲁隐公做公子的时候,曾经跟郑国作战,被郑国俘虏,贿赂了郑国大夫尹氏才得以脱身,所以隐公把尹氏的家神供一座园子里,时不常地去祭拜一下,祭拜完就住在附近大臣蒍氏家里。公子挥就趁隐公去祭拜时率军把隐公给杀了。公子允上台,即为鲁桓公,为了掩人耳目,桓公和公子挥又下令讨伐蒍氏弑君之罪,最后找了个替罪羊挡了过去。
《春秋》没有记载鲁隐公是如何被安葬的,因为要隐鲁瞒隐公被鲁桓公所弑这件事。按照《春秋》的体例,国君被弑,而弑君的坏人不被讨伐,就不记载葬礼,认为死去的君主就像没有臣子(没人为他效忠报仇)一样。《春秋》也没有记载隐公死的地点,按惯例,大概是不忍心说明(这样看可能埋得也不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