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对诸侯打肿脸充胖子,周恭王继位后,对治国的策略进行了很大调整。
在军事上,他改变父祖两代以武力征服天下的做法,裁减军队,明法息民,让更多的百姓安于生产,创造财富,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在对外关系上,采取和平稳定的外交政策,对边境争端主要采用和平谈判的办法解决,尽量避免武装冲突。
在政治上,他废除原来的“土地国有,分封臣下”的旧制度,施行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国家按规定向土地所有者收缴税金。这是西周王朝首次把土地私有合法化。
周恭王这些举措对国家十分有利。因为在此之前国家只按原有可耕种的土地面积收税,贵族们私自开垦的耕地是不交税的。如今国家允许私田存在,私田拥有者必须如实申报,否则便视为非法私田,一经查出一律充公。这就迫使贵族们不得不将自己的私田如实上报,而一旦上报,就必须得按规定交税,从而增加了国库的收入。但也必然加剧了周天子与诸侯贵族的矛盾,有头脑的诸侯,必然会把压力转移到领地内的臣民身上,再有头脑一点,就必然对百姓说天子最近不圣明,周围一定有小人作祟。周恭王的风评可能要下降了。
另外史记记载了一个小故事。
某一天周恭王出游到泾水边上,当时密国国君密康公跟随周共王出游。恰逢有三位女子来投奔密康公,密康公的母亲隗氏说:“你一定要把她们献给君王。野兽够三只就叫‘群’,人够三个就叫‘众’,美女够三人就叫‘粲’。君王田猎时,不敢猎取成群的兽;诸侯出行时,对众人也要谦恭有礼,君王娶嫔妃同一个氏族的女子不超过三人。那三个女子都很美丽。那么多美人都投奔你,你有什么德行承受得起呢?君王尚且承受不起,更何况你这样的小人物呢?小人物而拥有美物,最终准会灭亡。”密康公不听母亲的劝告,没有献出那三位女子。过了一年周恭王派兵灭亡密国。
这故事说的,好像密康公把美女给了周恭王就不会有事了似的,又好像周恭王多么好色。其实很可能就是有三位美女想通过密康公结识周恭王,已达到“她们不可告人的目的”。密康公好色给截留了,密康公母亲很明智劝儿子,偏儿子不听 ,后来由于不知道什么原因被灭国了。会不会有人继续说这全是美色惹的祸呢?你知道美女背后带着什么秘密吗?不然怎么三个美丽的女人就能正好在天子巡幸的时候找到关键人士密康公?
周恭王去世了,他的儿子姬畑继位,这位就是周懿王。周懿王的时候对诸侯的控制能力减弱,当时的诗人曾经作诗讽刺这件事。
我们看一下,前面的几位天子东征西战打下了大片疆域,到周穆王后期和周恭王开始解决统治内部的矛盾,想对诸侯加强统治,增加中央的财政收入,尤其是周恭王时期的私有化的尝试,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贵族的利益,被各级贵族反对恐怕不可避免。而当统治者变成他的儿子周懿王,一个新的天子想要延续父祖的政策,在普遍被抵制的情况下,会变得很艰难。
所谓的“王室遂衰”应该就是诸侯不听他的话了,那么诸侯为什么不听话呢?因为他普遍性的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为什么他们敢于不听话呢?很可能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他们变得强大了,而且最少在对付周天子的时候,它们在某种程度上联合了。
“懿王崩,共王弟辟方立,是为孝王。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是为夷王。”周懿王也去世了,他的叔叔辟方(也有说法考证说就是他的弟弟,《史记》在这里被认为篡改过)继位,这就是周孝王。而周孝王去世后,诸侯又立周懿王的太子姬燮做了天子。
这里我们看周孝王的继位大约是宫变(周是嫡长子世袭制,周懿王有儿子),不管是自己能力够还是有人支持,总之做了天子。然后等到他死去,下一代天子是诸侯们立的,不是周孝王自己决定的。那么这很可能是宫变加政变。而被立的周夷王,能拥有有多大权力被多少人真心拥护,恐怕不难想象。“克杀秉政曰夷。秉政不任贤。安心好静曰夷。不爽政。”克制,不杀人,仁爱百姓。如果有权利而能克制当然可赞叹,如果一位天子失了权柄无从下手,一般来讲很难去赞美他。
周夷王去世以后,他的儿子姬胡继位,这位就是周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