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京华恨惋 > 第95章 第九十五回 遇故

第95章 第九十五回 遇故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翌日,莫元舒率三百御林军直奔剑南,后渡泸水入南中,终至爱州——这用去了四个月的工夫。

方入爱州,天降大雨,道路泥泞,实在难以继续向南,只好暂时于九真县北同归驿暂歇。因“同归”之名甚是吉利,莫元舒为此十分欢喜。

九真县令听闻奉敕初封世袭一等神通侯自京华驾临该县,霎时被唬得魂飞天外,已几次提出参谒。

莫元舒念及雨势恼人,便免了这等俗礼,预备于接了崔文纯后再行召见。

窗外暴雨如注,漆黑昏沉的天色让人辨不清亭台楼阁。

莫元舒独处一室,熄了灯火,静坐听雨——虽至夜半,他犹且暗自揣摩着明日与崔文纯相会时的情形,甚至将重逢后要说些什么都细细想了几遍。猛然听得一阵缥缈朦胧的歌声远远传来,其音似有似无,若即若离,好似远在天际,又好似萦绕心头。

莫元舒起身踱至窗边,屏息倾听:

京华好,岁岁春风早。运未消,佛陀坐凌霄,朝衣御香入浩渺。昔六朝,歌荣华,石头城外尽泥沼。乌衣巷,朱雀桥,断壁残垣皆枯草。命不薄,日月昭,笑那韦庄不服老。

“别有深意。”莫元舒一面作想,一面撑伞出屋,循着那歌声找寻而去。他于同归驿内七拐八绕,只觉得歌声如梦似幻,一时捕捉不到。

幽阁内忽而燃起的烛火勾去了莫元舒的目光,微弱摇曳的光晕打破了雨雾编织的迷梦。不知为何,他竟忽觉忧郁难抑——这让他原本就神情凝重的面上更添了几分晦暝。

莫元舒死死地盯着烛火的方向,仿佛要将那罪恶的点点光亮永世黜落于无边无际的黑暗之中。

沿阶而上,远远有一道狰狞可怖的人影被幽幽的烛火映于墙壁。莫元舒小心翼翼地步入屋内,但见一人盘坐于蒲团之上,其人头戴一顶九云冠,身上一件八卦衣,长幡随身、超脱出尘,一如往昔。

竟是当年于慕霜宫北设坛召将的寇仙师。

“莫侯爷来得迟了些。”

莫元舒转头便走,根本不愿与这么个江湖骗子多费口舌。

寇仙师倒也不怒,只是信口吟道:“‘浮生若梦,梦亦浮生,初逢一梦中。’”还未念出第二句,骤然见得莫元舒急急返回,面上满是不安。

“你怎么知道……”

话未说完,他已霎时明悟——这个道人必是与朴怀见过的,因而方能获知原为崔莫二人所心照不宣的秘辛。

想通此理,莫元舒便逼出了一个笑容,继而缓缓上前,于寇仙师对面儿的矮案后盘腿坐下,温言问:“寇仙师一贯遨游天地,为何也来了爱州?”

“贫道专为侯爷而来。”

此语云山雾罩,莫元舒深为不解。

寇仙师笑道:“侯爷问贫道为何至此,贫道也要问侯爷一句——您为何不在京华享福,偏偏要到这么个偏僻荒凉的州府来呢?”

“寻人。”

“寻什么人?”

“挚友。”

“是一位什么样的挚友?”

莫元舒沉默半晌,心内念及了一段往事,终是说:“其性落拓不羁,其心知黑守白。”

闻言,寇仙师颔首道:“这倒与贫道所见相同。”

“道长见过他?”莫元舒惊喜交加,一时精神大振,连忙追问道,“他怎么样?”

“正是。不过距今已有四个月了——彼时他客居于安镇山中,自食其力以谋生路,倒是深有一番奇伟志向。贫道之所以与他相遇……原是一场造化,绝非贫道或他刻意为之。一切尽是阴差阳错,一切尽是缘法使然。”

听得“安镇山中”四字,莫元舒忧心忡忡地叹了口气:“我曾告诫过他‘务必远离山林’,他又不听劝。爱州多瘴疠,他自幼娇生惯养,如何能经受得住?怕是要痼疾缠身了。”

顿了顿,他又笑道:“道长,与我讲一讲你二人是如何相遇的吧。我明日见他时……也好装出个‘未卜先知’来。”

“莫侯爷,各人自有各人的缘法。”寇仙师慨叹道,“崔学士尘缘已了,您也就不必纡尊前往了……”

话音未落,莫元舒勃然变色。他大力掀翻了矮案,随后飞身上前,杀气腾腾地一把掐住了寇仙师的脖颈。

要害受制于人,寇仙师倒也不恼,只是以柔中带刚的手劲缓缓摆脱了桎梏,含笑道:“莫侯爷切莫动怒,贫道倒有一句话相询。”

“说!”

“既然您视崔学士为挚友,为何坐视他来此送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