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京华恨惋 > 第95章 第九十五回 遇故

第95章 第九十五回 遇故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沉寂许久,莫元舒终于情绪低沉地开了口:“道长,这一切说来话长了。当年遇赦返京,我常常因身为罪臣之后而自惭形秽,此外更有痼疾未愈。来往过客之中,他竟愿意与我结交——这是头一位,也是惟一一位。我曾想过让他死,但自从……自从我二人互通心意后,我就再也无法迁怒于他了。”

顿了片刻,莫元舒忍着泪说:“道长,我与他并非‘挚友’……他的命是我立誓要保下的。”

“二位施主果真情深意重。”寇仙师微微颔首。

“临别那日,”莫元舒双眸湿红,神情尤为凄怆,“我求他等着我……等着我接他重回京华,正是怕他南下后了无生气,活不长久。大行皇帝待我有天高地厚之恩,我却仍与高、苏同迎太上皇复位……我自己都看不起自己。”

“道长,我实在放不下他……就只能忘恩负义了。”

寇仙师默默地听,一言不发。

莫元舒说至伤心之处,泪珠便似雨水一般地淌落下来了:“此番出京前,我已预先草拟了辞呈,预备着与他归隐田园。归隐之后,我们便不须再似往日一般遮遮掩掩了。南下以来,心急如火、日夜兼程,好不容易赶至爱州,却听道长说他‘尘缘已了’……”

寇仙师叹道:“莫侯爷,此地不必久留,回转京华去吧。”

“道长,一枕槐安,大梦成空。”莫元舒仿佛又变为了当年那个在一夜之间失去了一切的孩子,只顾着胡乱地拂拭泪水,“我绝不能就这么一无所有地回京华去。”

“莫侯爷,不回京华……您还能去哪儿呢?”

“安镇山。”莫元舒强压下心头酸楚,继而说,“道长不肯告诉我……他最终去了何处,我便相信他仍在山间躬耕自养。这是他毕生的夙愿——知晓者寥寥无几,我正是其中之一。”

“安镇山不过是毒瘴密布的重峦危嶂罢了。莫侯爷万金之躯,如今前途无量,何必自讨苦吃?况且过了四个月光景,崔学士怕是已……”

“我去找。”莫元舒咬牙道,“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纵使我百般筹谋,还是迟了四个月……但我不信他会如此不念旧谊,连四个月的工夫都不肯留给我!”

“莫侯爷!”寇仙师恳言劝道,“贫道的本意是为这等孽缘做个了结,并非是让您飞蛾扑火。如今侯爷好不容易养好了身子,为何又要去撞南墙呢?依贫道之见,安镇山仍在,这人……侯爷是再也找不到了。”

“我去找。何时找到,何时回京。”

寇仙师喟然道:“侯爷,若是找不到呢?”

“那世上便不会再有什么‘神通侯’了!”

寇仙师摇头失笑道:“三千大千世界,贫道游遍了。十万万座须弥山,贫道亦登尽了。原想着了结此事后便回忉利天上去,却未曾料到会碰见侯爷这等痴人。贫道真是多余来这一遭,倒不如让侯爷明日去县衙碰个钉子。碰了钉子,兴许侯爷就能悟出个阿耨菩提了。”

闻言,莫元舒竟也浅笑起来。他低下头,半晌才说:“道长,我从始至终都是一个痴人。那‘痴痴先生’的别号并非毫无来由。”

“贫道还要去一趟广陵,了却几位故人的因果。莫侯爷,咱们后会无期。”寇仙师起身施礼,随后迈步出阁,再也不见了踪迹。

莫元舒心内还有所期许,故而不敢再拖延,立时赶至马厩牵了坐骑,冒着瓢泼大雨就往安镇山去了。

……

三百御林军如期北返京华,可奉敕初封世袭一等神通侯就此失了音信。

乔洪吉自殷仁惠手中得了一封笺札,封面上以杨铁心的笔法题着“诚请乔监亲览”六字。

他展信看了,不由长叹一声,唤来仆役吩咐道:“从账上支出三百两银子,着人添置一块儿上好的青石。而后再往百香山间寻一荒冢,于冢侧树碑安坟。”

仆役应下,刚走了两步又转了回来,躬身问:“老爷,不知坟内是什么人?碑上刻什么字?”

“坟内是无名之人,碑上刻十四字,我念与你听——方寸之间最易老,岁月从不饶涓尘。知道是哪几个字了么?”

“小的知道了。”

乔洪吉一挥手,叹道:“去吧!”

窗外余晖夕照,迎面春风暖柔。政园柳宠花迷,处处燕语莺啼。

乔洪吉于园内拄杖漫游,身侧却再也无人相伴。眼见黛瓦似旧、白墙如昔,烟锁陂塘、童嬉蔬圃,一时若有所失。纵有殷殷慰藉,仍难以弥补心内失憾,因而开口唱了一段儿“哭相思”:

但晓相思皆诞妄,今古情人尽趋向。到头损身将命丧,痴绪一捧来陪葬。

转回书斋,乔洪吉铺开一张熟宣,提笔运腕,书得一联,也算是归结了这段恨惋公案:

今昔恨惋终了了,

聚散悲欢至此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