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缜,追赠太尉、上柱国、开府仪同三司、博陵郡王。因炮制莫度回冤狱,谥号不复,不许招魂,不许收殓尸骸;
施世修,追赠河东郡王。因炮制莫度回冤狱,谥号不复,不许招魂,不许收殓尸骸;
楚尚枫,追赠丹阳侯,赐谥忠愍。因尸骨、衣冠无存,许于安陵招魂设祭;
虎佩亭,追赠护国大将军,赐谥忠;
莫度回,以莫元舒显贵之故,追赠尚书令、特进、广陵郡王,赐谥忠烈,许葬安陵。
而发往地方的勋戚名门已遭恶创,有上百家断子绝孙——俱依礼改葬,除爵终禄,籍没家资一概不予赐还,在此不消赘言。
另有生者恩荣,大体载录如下:
虎啸林定策靖国,奉敕初封世袭一等惠国公,仍为内侍监,统管御林军一切事务;
乔洪吉忍辱负重,奉敕初封世袭二等简国公,许袭五代,兼差照旧;
高骥首倡迎驾,复高氏因罪所削之世袭一等肃国公,任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兼差照旧;
苏寺生赤忱如初,奉敕初封世袭三等威国公,许袭三代,任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兼任吏部尚书;
莫元舒父子双忠,奉敕初封世袭一等神通侯,仍任中书舍人;
崔文纯蒙冤受屈,从速召还,许袭“世袭一等瑞国公”之爵,籍没家产一并赐还,仍任翰林学士。
此外,各地统镇太监亦皆复设,依旧由故人担任。
群臣山呼万岁,听得虎啸林一声“退”,当下齐齐退出了殿外。
乔洪吉、高骥、苏寺生、莫元舒四人则随着三生天子经养怡门转往后殿的西次间。
三生天子于遐观斋内临窗的通炕上盘腿坐好,一面请几人免礼,一面令虎啸林抱了皇二子来见。
四臣肃立阶下,一时无人作声。
三生天子笑道:“都是自家人,不用再宾着了,坐吧。”
众臣谢恩落座。
“朕出世时,道宗皇帝尚且在位。彼时先帝虽为储君,却仍有兄弟阋墙之患。皇爷爷闻知朕生于东宫,当日即册封我为皇太孙,后又先行内禅,先帝由此方能平稳登基。纵观本朝史事,惟有朕一人储位最固。”
群臣急忙起身,次第跪于炕前。
“柴望祯的一席话……你们不必放在心上。他固然刚直犯上,但到底是一片赤诚。朕看着他的样子,就想起了朕的师傅袁定泉。父子之情、师生之谊……十分难得。”
提起对自己关怀备至的袁师傅,三生天子难掩悲戚地叹了一口气,继而又说:“你们一定都想知道袁师傅临终前对朕说了什么……既如此,朕便据实以告吧。”
顿了顿,三生天子轻声念诵:“‘为君难,为臣又难,难也难。创业难,守成更难,难也难。保家难,保身又难,难也难。’十二个‘难’字,说尽了人间一切难事。”
臣子们个个不敢吭声。
“朕先前曾追封楚尚柳为皇后,而今想来深觉不妥。楚氏虽入宫多年,素来无甚德行,焉能与慈仁皇后同受尊号?沈叔驳身为礼部尚书,竟不能及时谏阻,实属渎职,着即革去一切差事,罢归乡里。此外,仍降楚氏为贵妃,谥号为……不必拟谥了,灵柩从速迁出地宫,葬入妃陵。”
莫元舒当即执笔拟诏,他一面告诫自己须得“重文多饰”,一面费尽心思地遣词造句。
两诏草毕,呈送御览。
三生天子垂首读了诏书,笑道:“字儿不赖,但这行文还差火候。用语时易时难,一处甚为浅显,一处甚为玄奥,倒是要向崔卿好生求教一番了。”
“是,待崔学士还朝后,臣便登门叨扰。”
三生天子正欲再说两句,忽听乔洪吉禀奏道:“皇上虽已召还崔文纯,但爱州路远,恐不能亟行奉诏。莫若遣朝中大员亲往宣旨,另负访故寻贤之责,就此迎崔学士从速还朝。”
“有理。算起来,崔卿已被羁留于爱州近两个月了——派个人去迎一迎也无可厚非,毕竟他受了天大的委屈。”三生天子予以嘉纳,复又询问,“不知何人可担此重任?”
“臣愿往。”莫元舒叩首请缨。
“皇上!”
众人循声望去,却见是虎啸林领祁里顺抱着皇二子匆匆步入斋内。
三生天子含笑接过次子,低头逗弄了一番。皇二子初见生人,倒也未曾哭泣,只是瞪着眼睛东瞧西瞧,继而伸手一把抓住了三生天子的长髯。
三生天子笑道:“劲儿不小,日后也是命世令主。”
顿了顿,他接着问:“抱来的时候,淑妃作何反应?”
虎啸林恭谨作答:“回皇上的话,淑妃娘娘一直在哭。”
“天知道她是为谁而哭,”三生天子倍显慈爱地引逗着次子,“也只有元怀太子那样昏聩的皇帝才能准许她垂帘听政,还尊称什么‘庆献皇太后’……不知所谓。传朕旨意,废黜淑妃穆芝梅的名位,依照祖制赐以白绫——以此明示天下,后宫永世不得干预朝政。”
虎啸林应了一声,当即步出遐观斋下令,继而缓缓返回。
三生天子望向群臣,笑着吩咐道:“给我们磕个头吧。”
群臣向通炕上的父子二人毕恭毕敬地行了三跪九叩之礼——三生天子坦然受之,而后将襁褓往祁里顺手里一递,叮嘱道:“朕知道你是元怀太子身边儿伺候的人,差事一向办得不赖。朕把皇太子托付给你了,你定要好生看顾,就算是为元怀太子再尽尽心吧。”
群臣骤闻“皇太子”三字,彼此已俱知宸衷如何。
祁里顺抱着皇二子屈膝跪下,心中十分欢喜,面上却沉静奏陈道:“元怀太子待奴婢恩重如山,奴婢岂敢不竭心尽力?”
“你们也都听见了。”三生天子笑着点头道,“元怀太子固然不孝,但皇二子尚在,大业依旧后继有人。朕即日册封皇二子为皇太子,以待来日承袭我家江山。乔卿兼任太子詹事,莫卿与朴怀同兼太子宾客,到时务必尽忠辅弼。”
乔洪吉与莫元舒齐齐道:“臣等遵旨。”
“虎啸林,去御膳房将元怀太子的每日食谱取来。”三生天子轻捋黑髯,抬起手说,“柴望祯言称元怀太子日减两膳,朕却不信,须得眼见为实。”
不过片刻工夫,虎啸林捧着一份儿薄薄的册子快步而入,跪着递送了上去。
“糖醋排骨、拍黄瓜、小米粥……诏免糖醋排骨,留拍黄瓜、小米粥供奉……诏免拍黄瓜,仅留小米粥一碗。”三生天子喃喃念了,喟然说,“元怀太子受禅登基九个月……竟连一口大米饭都没吃过。”
群臣俯身拜倒,各自叩首。
“小家子气。”三生天子将食谱重重往炕上一摔,厉声道,“虎啸林!让御膳房从速熬煮小米粥,遐观斋内一人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