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京华恨惋 > 第53章 第五十三回 掌故

第53章 第五十三回 掌故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东宫藏书室内甚为昏暗,惟有几束幽微的烛火将两道人影隐隐映照于幔帐之后。

咳嗽了许久的太子正虚弱地喘息着,他的四肢被红绳死死捆缚在了一起,浑身热得发烫,根本动弹不得。宗承受小心翼翼地提笔蘸墨,缓缓涂黑了太子的双唇,继而又在他的脸颊上写下了一个“犯”字。

多日以来,宗承受屡屡利用“补药”造就的“奇效”乘虚而入,逼迫太子以各种形式雌伏人下。太子原本还竭力反抗,可药效发作时愈发强烈的感觉让他变得近乎神智不清,因而对宗承受的种种举动难作抗拒。

宗承受用拇指顶起太子的下颔,瞧着他晕晕乎乎的一副模样,不由冷笑道:“于殿下而言,奴婢这等下人自然难入您的法眼。可看看您如今的样子,与下九流的娼妓又有何异?”

太子的面上满是病态的潮红,他迷茫地睁开眼,打量着面前的人,似乎无法领会宗承受话里的真正含义。

“您求求奴婢。”

“求……你……”太子喃喃道,“求……求……你……”

宗承受霎时一怔,旋即喜出望外。历经数月的刻苦用功,他终于自殿下口中正式得到了乞求。他一把揽过太子被绳捆索绑的身体,一面细细抚过每一处肌肤,一面低声询问:“殿下,求奴婢为您做什么?”

那种奇痒始终折磨着太子,外加痼疾的病痛时刻不停,他被捆在身后的手死死地攥握成拳——即便如此,他依旧无法顺利通过药与病的双重考验。

“求你……”太子哭泣着拼命摇头,“难受……好难受……”

宗承受轻浮地拍了拍他的脸颊:“殿下不说,奴婢怎么知道该做什么?”

太子以湿漉漉的双眼望向宗承受,痛苦地呻吟着:“杀了我……杀了我……你杀了我……”

闻言,宗承受面上笑容一凝,猛地将太子往后一推。

太子一头撞在了墙壁的暗牖上,凸起的“连理枝”外沿使他登时晕厥了过去。宗承受却仍不肯罢休,状若癫狂地揪起太子的长发,而后一连往窗牖大力撞击了十几次。

直到太子额上渗出殷红的鲜血,宗承受才意犹未尽地止住手。他将太子抱回怀中,虔诚地垂首舔舐着触目惊心的伤口,温言道:“殿下,您明知奴婢想听什么,却坚决不说。奴婢也是没办法了……下次奴婢一定好生待您……”

藏书室外忽而传来一阵脚步声,随后便有人于门边朗声道:“宗公公,内侍省押班虎公公派人来传话了。”

“虎佩亭说什么了?”

“主子等着审阅太子殿下批答过的奏疏呢。”

“知道了。”

打发走了来人,宗承受把太子于怀中翻了个方向,露出了那只因书写过度而稍稍有些变形的右手。纤细的手腕被红绳紧紧地捆着,现下已勒得泛起了青紫。

宗承受轻轻地叹了口气,忽而又有些后悔。

到底是自己的主子,那些服软的话……不说便不说吧。

他自知对殿下的情感是冲动而复杂的,一方面为贪恋,一方面又因殿下的拒绝而至为恼恨——他曾多次发誓永世不对殿下耍横动粗,但他总是忍不住。

甚至他还暗暗考虑过打折殿下的四肢,挑断殿下的筋脉,剜去双眼、塞住双耳、割掉舌头,乃至于用药彻底抹去殿下的神智,让殿下做一个只能喘气的脔宠,永远被束缚在床榻上等候他的到来。

宗承受左思右想,最终还是否决了这个让他怦然心动的想法。

他可以凭借自己对殿下的了解而肆意妄为,却不能不畏惧那个好端端地坐在龙椅上的三生天子。殿下服用了“补药”,自然从此离不了他的“伺候”;但三生天子不同,其人貌似佛陀,实则不然——若是让主子知晓了自己对殿下的所作所为,自己身死倒不足为虑,必定还会连累殿下得咎……

宗承受贴了贴太子的脸颊,把玩着他的躯体,在他的身上留下一个又一个屈辱的印记,神思却飘向了天际。

再等等吧,等到主子驾崩,等到殿下做了皇帝的那一日。

……

慕霜宫宝光殿面阔七间,正中三间设有宝座,上悬三生天子御题“希明贤”之额。西暖阁分为南北两室,前室唤作“雅瞻堂”,此名源自三生天子御题“雅正观瞻”之额;后室为御书房,先帝时唤作“大庆堂”,三生天子嗣位后更名“静耽斋”,以表“静观群书而耽其乐”之意,又与“遐观斋”遥相呼应。

静耽斋西壁为玻璃窗,靠窗横置一通炕,平覆软褥,褥上铺棕竹席。

三生天子盘腿而坐,正凝眉披览着东宫送来的奏本。几名小内侍候于一旁,根本不敢出声,斋内一时惟有西洋钟的指针时时作响。

皇帝垂首细观,见得墨批动辄七八百字,细致入微、面面俱到,当下深叹太子发奋刻苦,竟念及了一段过往。见虎啸林上前奉茶,他不由问:“你可还记得皇考驾临东宫的往事?”

“老奴记得。”

“照实讲来。”

“是。当日皇上尚为元储,奉敕于政事堂会见宰执。先帝爷未经任何通传便驾幸了东宫,欲要探视皇孙。彼时太子殿下不过六岁,由老奴抱着来到沧心殿,不哭也不闹,乖巧极了。”

“先帝爷问了:‘近来读些什么书?’太子殿下照实答了,先帝爷又问:‘可曾挽过大弓?’太子殿下答说:‘不曾。’先帝爷问缘故,太子殿下答:‘帝者骑射单为狝狩,于国无益。’”

三生天子大笑道:“了不得,那么小就会顶嘴了。”

顿了顿,虎啸林继续言讲:“先帝爷当时就变了颜色,训斥说:‘自古文武不可偏废,焉能容得你不习弓马!’太子殿下毕竟年幼,先帝爷又过分严厉,登时被唬得大哭起来。先帝爷深为不悦,就此还宫去了。”

听了这等缘故,三生天子却敛去了笑意。

太子是早产儿,孱弱多病,不擅骑射。因三生天子别无子嗣,生性又崇文抑武,故而从未要求太子勤习弓马。太子明知此理,仍愈发勤勉用功,自幼博览读书,常常通宵达旦。

先帝驾临东宫探视皇孙之日,彼时太子不过六岁。六岁正是孩童天真烂漫的年月,太子却已随内侍苦读了两年的诗书。

多年以来,他勤习书法,宗衡山居士为师,所书字迹秀雅方整,劲健清逸;观览他答复臣子奏疏的墨批,文采斐然,词藻绝佳——往往一语破的,各类掌故亦熟稔于心,以此方能信手而得。

待又将奏疏审了几本,三生天子由衷叹道:“太子批答得法,驭下得当,进退得体,应对得宜,真乃命世英主,可承丕构之重。”

虎啸林笑道:“这都要归功于皇上的言传身教。”

“不,”三生天子摇头道,“柴望祯居功至伟。”

话音未落,虎佩亭挑帘进屋,先跪下行了礼,而后奏道:“主子,参知政事、秘书监、国子祭酒乔洪吉及翰林学士崔文纯正于西暖阁外候旨。”

三生天子挥了挥手,低声道:“让他们进来。”

“是,”虎佩亭几步赶至门边,朝外面朗声呼喝道,“宣乔洪吉、崔文纯觐见!”

不过多时,乔洪吉与崔文纯一前一后地步入了雅瞻堂,又经小门往静耽斋来。二人于帘下毕恭毕敬地叩了头,待皇帝温言吩咐了“免礼”后才站起身。

三生天子打量着他们面上庄重肃穆的神情,笑道:“二位卿家为何这般模样?《万仙阵》排演得如何了?”

闻言,二人忐忑不安地对视了一眼,最终由乔洪吉禀奏道:“皇上,臣等倒是将《万仙阵》的本子拟写好了。只是排演时须得百余名伶工粉墨登台,宫内戏台过于狭小,根本站不下。倘若当真要排,还要另建一座。臣等计议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