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京华恨惋 > 第50章 第五十回 葆宁

第50章 第五十回 葆宁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崔文纯俯身叩首:“如此便好,还请王爷珍重玉体,臣告退。”

“不……朴怀……朴怀!”葆宁王一把抱住了即将离去的崔文纯,不免潸然泪下,“朴怀,我知道……我知道我不该钟情于你,我也知道你并不心仪于我。可我……我放不下……你教教我,你教教我忘了你……”

崔文纯感受着身后之人火热的桎梏,一时茫然无措起来。

“娘死了,爹死了,宝忱也死了。”葆宁王垂泣着哽咽道,“朴怀……朴怀……朴怀……”

崔文纯终是心软地回过身去,自己跪下,将葆宁王揽在了怀里:“王爷,您醉了,既是醉了……便睡吧。”

兴许是酒水作祟,听着崔文纯时近时远的话语,葆宁王竟真的困乏起来。他心满意足地靠着崔文纯的胸膛,终于陷入了昏睡。

“王爷,臣才学浅薄,实在教不了您,望您恕罪。”

崔文纯小心翼翼地将葆宁王抱上了床榻,又为他松去发髻、脱去靴袜,继而于榻前跪下碰了个头。礼毕,他这才缓缓离去。

……

却说三生天子下令北返,自己登上御舟,与贵妃楚尚柳弈棋为乐。斗了几盘,他将棋子往桌案上一抛,挥手说:“乏了。”

“皇上日理万机,自然是疲累的了。”

三生天子于通炕上盘腿坐了,笑道:“这倒也没什么,凡事有端欣、冷濂生他们顶着,也不用我一直操劳。就是那么几个人……不让我省心。”

“妾身愚钝,”楚尚柳缓步来到炕边坐了,面上笑意盈盈地问,“皇上说的是谁?”

三生天子避而不答:“朕幼时嗜书——经、史、子、集之中,朕于史部获益至多,却尤爱‘子’,因此颇通书画、数术、医家、百戏之学。彼时道宗背上生了毒疮,太医力主温养渐祛,独朕念着‘长痛不如短痛’而欲施以速法。皇考时已嗣位,斥朕刚猛有失,白读了许多医书。朕自为君以来,常忆皇考之言,故以宽仁驭下,不知对错几何。”

楚尚柳不能洞察皇帝言及天家往事的真正用意,只好附和道:“妾身不通医术,但也明白皇上所言在理。”

闻言,三生天子饶有兴致地打量了她一番,笑道:“你兄弟当真与你性情相似。你们姊弟二人本不应涉足宫闱宦海,倒是朕强人所难,将你们牵扯进了市阛尘嚣,心内也生出了几分悔意。”

“妾身蒙恩获宠,实在于心不安。”

“你可愿做皇后?”三生天子端起盖碗儿,看似漫不经心地问。

楚尚柳赶忙俯身拜倒:“妾身惶恐。”

三生天子不应声,只是垂首饮茶。

楚尚柳根本不敢起身,于心内急急思索着皇帝有此一问的缘故——楚尚柳自知深得天子专宠,也的确曾有成为继后的念头。可惜皇帝于慈仁皇后崩逝后便下诏宣称永世不再立后,这使她一直难偿夙愿。如今既已统摄六宫,又何必再贪图皇后之名?但此番皇帝骤然发问,莫非真有立后之意?

念及此处,楚尚柳霎时倍为欢喜。

三生天子轻轻捋动黑亮的浓髯,若有所思地瞧着贵妃面上一闪而过的红晕。默然良久,他伸手将贵妃搀起,笑道:“你有什么想吃的果子没有?吩咐下去,让太监们沿途置办。”

“不敢。”楚尚柳不知皇帝为何不再议论立后之事,却也不好多问,“先前嘴馋点了几个桃子吃,里外里花了一千六百两银子,再吃下去……大库都得空了。”

“一千六百两?”三生天子微微一怔,继而冷笑道,“他们这是把王母的蟠桃园搬来了——虎啸林!”

虎啸林领着几个内侍匆匆步入静室,跪倒行礼:“老奴在,不知皇上有何吩咐?”

“此前御舟食蔬采买一事由何人总领?”

“回皇上的话,”虎啸林叩首禀奏道,“是二品提举太监童仙寿总揽其事。皇上为何动怒?”

三生天子立时命人去传童仙寿。童仙寿已知东窗事发,皇帝一问便全招了,一个劲儿地哭天抹泪——其实这怨不得童仙寿,宫里早有这等章程。只可惜他将数额谎报的太过了,这才露了馅儿。

三生天子动了怒:“虎啸林!太监欺上瞒下——依祖制,如何处置?”

“皇上,是杖毙。”虎啸林答道。

“算了,扔到运河里去吧。”

“老奴遵旨。”

“回来!”

听此一言,本已陷于晕厥的童仙寿当即喜出望外,暗道主子果然念着自己十余年的忠心侍奉,到底是仁君圣主——这要是遇上了太祖爷或先帝爷,自己早就被碎尸万段了,哪儿还会有眼下的绝处逢生?

三生天子吩咐道:“另派人去抄他的家。”

童仙寿登时晕了过去。

虎啸林一面亲自看着溺死了童仙寿,一面派养子虎佩亭率御林军火速返回京华查抄。待虎佩亭风尘仆仆地南下复命时,御舟已由会稽抵达了金陵。

是夜,楚尚柳正为皇帝抚琴作歌,忽见虎啸林匆匆步入。三生天子自他手中接过了一沓画卷,当下问:“可有收获?”

“皇上,抄得金银二十余万两,名家书画多达百幅,并无数御用珍奇……”

“童仙寿……死的不冤!”三生天子强压下怒火,复又指着画卷凝眉问,“这是什么?”

虎啸林讪笑着瞧了瞧楚贵妃,根本不敢吭声。

三生天子嗔怪地瞪了他一眼,伸手翻开一看,面色登时沉了下来——画卷内皆是少男少女相拥一处,逢春荡恋,尽兴缠绵;细致入微,惟妙惟肖;邀情诱欲,亦雅亦香。

卷末题曰:

世人皆好风月而恶言之。试问天下之人,孰无风月之事?既有之,复恶言之,何也?是故作清白之状以示人也。醉心神驰,游乐人间,信手一绘,得载华章。愿以一世福华换却一日春光,则无憾焉。

文末钤有一方印章,曰葆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