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京华恨惋 > 第49章 第四十九回 兰亭

第49章 第四十九回 兰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彼时銮驾已离了钱塘,继续向南巡幸会稽,会稽统镇太监率刺史及一众官吏、耆老出城九十里跪迎。

三生天子于会稽大演《牡丹亭》,又频繁进香礼佛,出入各处名寺大庙。端欣、冷濂生、乔洪吉三人奉敕撰文,得《游覆卮山记》《幸沈园记》《鉴湖游记》三文,恭请皇帝御笔誊抄,分立三碑于三处。

皇帝与贵妃同观《牡丹亭》,因贵妃一句“将来见了判官,不知因何罪愆受罚”,三生天子便下诏为楚氏修建功德寺,由庞天邦总揽其事。

庞天邦下令拆除民房万间,乘机广占良田;为讨皇帝欢心,他又竭力搜刮民财——三生天子原本拨了内帑存银十四万两待用,最终仅用了六万两,其余大额财货一概取自百姓。

至次年二月,功德寺落成,共有殿宇六百余间,处处金碧辉煌,堪称美轮美奂。龙颜大悦,赐名“瑞应寺”,诏近臣伴驾入寺进香。

是日,宫人们簇拥着以金玉珠翠配饰的龙辇、幢盖迤逦而进,香花似锦,人声鼎沸;沿道张灯结彩,丝竹悠扬。龙辇于寺门外而止,三生天子与楚尚柳先后下辇,众人恭谨跪迎,齐呼万岁。

礼毕,皇帝携贵妃依次巡幸了天王殿、弥勒殿、大雄宝殿、慈航殿、地藏殿、藏经阁、毗卢阁、卧佛窟、神仙洞,对庞天邦承办的差事深为满意,予以重赏,又至西方殿亲自讲授《佛说阿弥陀经》的主旨要义。

经僧众合词恭请,三生天子当夜即驻跸瑞应寺,于毗卢阁内安置。后又与贵妃楚尚柳游览大佛寺、天姥山,大建宫观、圈地围猎,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三生天子于二月十九日颁下御笔手诏,称:“欲效书圣故事,与群贤会于兰亭。”

虎啸林立遣其养子虎佩亭率御林军赶往兰亭,将方圆百里的住户全数驱逐,各处加派人手,务必小心巡视。

三日后,崔文纯与楚尚枫抵达会稽。二人一路见得江南民生困苦流离,彼此已相约寻机进谏。先沐浴了一番,而后才请内侍引领着往瑞应寺神仙洞来。

神仙洞原是人力穿凿而成,外刻“神仙洞府”四字,分别为皇帝、端欣、冷濂生、乔洪吉四人所书,字体亦分别为行、草、隶、篆。洞内通风甚佳,垂有幔帐。帐中设有佛龛一座,三生天子正跪于佛前低诵佛号。惠明则盘坐一旁,手里敲着木鱼,口中念念有词。

内侍上前左右一瞧,立时退出来说:“主子礼佛时万万不许惊扰,还请二公候一候吧。”

“这得候到何时?”楚尚枫忙问。

“主子每日须念八百八十八遍‘南无阿弥陀佛’,”小内侍笑道,“另一百一十二遍由大法师代念。一来二去凑齐千遍,将来也好往生极乐。”

楚尚枫愕然道:“皇上自号‘三生天子’——若是往生极乐,脱离了轮回之苦,来生又如何做得天下之主?”

小内侍笑而不语。

崔文纯紧紧攥住手中的诗篇,一时并未作声。约过了半个时辰,忽听帐中惠明高诵《金刚经》偈语,三生天子终于起身,挪往一旁的炕床上盘腿坐了。内侍们奉上盖碗儿,皇帝轻呷了几口,因说:“让他们进来吧。”

内侍们卷起幔帐,朗声喊了一个“叫”,崔文纯与楚尚枫联袂而入,向皇帝叩首。三生天子令二人免礼,笑道:“二位卿家劳苦功高。此番南下,沿途见得风物如何?”

闻言,崔文纯当即献出诗篇,由内侍转手奉上。

三生天子接过看时,见上面写着:

未了昔年枯骨税,尊官另派苦苛由。

田畴尽没难得种,日久无食死水牛。

“这是何人所作?”三生天子惊怒交加。

崔文纯叩首道:“回皇上的话,臣初入会稽时听得百姓信口传唱,故而如实佥载纸上,不敢有所欺瞒。”

“崔学士之言极是。”楚尚枫亦出言道,“据百姓所云,多有达官显贵沿途圈地置宅、贱购良田,贫民欲求立锥之地而不得。况且朝廷又于会稽大兴土木,妨碍农时——此诗绝非夸大其词。”

三生天子沉吟片刻,继而道:“朕南巡本意原为与民同乐,昭示盛世气象。如今竟使百姓受苦,与朕初衷相悖。可蠲免金陵、钱塘、会稽三地今岁租税及往年一切欠赋,聊作补偿罢了。”

“皇上圣明。”崔文纯与楚尚枫齐声说道。

“朕将于上巳大会近臣于兰亭,你二人务必前往。”三生天子笑道,“楚卿且去毗卢阁见过贵妃,崔卿便退下吧。”

二人叩首行礼,而后缓缓步出,于神仙洞外作别。

楚尚枫疑惑不解地发问:“崔枢密不是令你参奏高骥、翁策之么?方才为何不呈上奏疏?”

“算了。”崔文纯瞧了瞧寺内各处迎风招展的明黄龙旗,俄尔摇头叹道,“即便皇上知晓了,也无非是下诏申饬而已……动摇不了太子的根本。与其增怨于东宫,不如救民于水火。三地赋税年年约有三四百万,往年欠赋更达三千余万——如今一概予以蠲免,兴许能让百姓喘口气儿了。”

“你自己有决断便好。”楚尚枫抬手迎了迎春风,感慨万千,“江南春意……唤起我归隐桑梓之思。待我讨了恩典,就回乡务农,此生再也不入官场。独善己身,自得其乐;养花侍草,登皋临流,岂非人生快意之事?”

“于你而言,这的确是好。于令正而言,却有失公允。”崔文纯笑着揶揄他,“将来成婚,人家进了门是要做国舅夫人的;你却让她做农妇,这可万万使不得。”

楚尚枫原本尚且面带浅笑,闻言竟落寞垂首,半晌方道:“我已失一目,何必连累旁人与我一同受苦。此事我已禀明了娘娘,娘娘不允……纵使请皇上下旨赐婚,我也是不惧的,因为她终归拗不过我。小侯爷在时,你我三人及时行乐,不知八苦为何物;而今小侯爷弃世——孽海浮生,空空而已。真到了分别之日,空门又添一僧罢了。”

“‘孽海浮生,空空而已。’”崔文纯念了念,继而欣然颔首,“国舅能通晓此理,日后自可参透聚散兴衰。我却并无慧根,仍盼着与……知心人相守余生。至于将来之事……将来再说吧。”

二人各自作别,崔文纯匆匆赶回邸馆去见莫元舒。

房门骤启,他立时迎上了一个火热的吻。莫元舒用力地搂住他,低声问:“我心思君,君知否?”

“自然知晓。”崔文纯笑着颔首,张开双臂环住面前的男子,“说起话来文绉绉的,当真长进了不少。”

莫元舒猛地将崔文纯打横抱起,当下迈步往床榻去。崔文纯被唬得惊呼一声,只好勾着莫元舒的脖子以确保不会坠地。莫元舒察觉到他对自己的倚靠,不由自得浅笑,心内暖意融动,宛似炸出了一片绚烂的烟火。

脱下里外里的三件儿衣物,莫元舒又以布带蒙上了他的双眼。崔文纯视线受阻,其余感官俱皆敏锐起来,不由茫然地问:“何必如此?”

“朴怀,不要只用双眼看我,我想让你的耳、鼻、口、身一同记住我。”

莫元舒的话语忽近忽远,这让崔文纯一时稍觉不适。他的身子因初春的寒意而微微发着颤,那双四处作恶的手更令他满面羞惭。莫元舒瞧出他的窘迫,登时俯身于他耳边揶揄道:“朴怀,咱们都是老夫老妻了,你怎么还……”

“谁与你是‘夫妻’?你不是‘夫’,我也不是‘妻’,你我之间没有伦理纲常。”

莫元舒叹道:“不愧是比我多读了四年的书,我说不过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