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啸林应了,向两侧的宦官挥手示意。其中有一内侍站于殿门处,距太子最远,却堪称神速地飞奔而来,小心翼翼地搀扶着孱弱多病的储君缓缓起身。他将太子揽入怀中,双眸湿红,神情不胜悲戚——崔文纯瞧着面善,细细回想后方才知晓是东宫内侍宝沉。
宝沉一贯于东宫伺候储君,眼下为何会侍奉于皇上左右?今见太子患病,又是这么一副悲恸欲绝的神情,莫非……
太子被几人请了出去,群臣则又彼此交头接耳了一阵——除去尚书仆射周平湖岿然不动外,其余人终是齐齐奏禀道:“臣等主剿!”
见状,三生天子笑意盈盈地点了点头,又问应以何人为三军主帅。
冷濂生奏道:“尚书仆射周平湖精于兵事,复与傅孝美有旧,可谓互知根底。如能任周仆射为帅,则淮东变乱克日可平。”
众人俱皆望向周平湖,周平湖躬身道:“启奏皇上,臣初当大任,尚不可轻易南下,否则尚书省主事之官又将出缺——臣举荐兵部尚书高慎工为帅。”
端欣笑道:“高慎工足疾未愈,恐怕难堪大用。”
三生天子环视宰执,却见周平湖眉头紧蹙,目光饱含忧悒,双手紧紧攥握成拳,似正微微发颤;参知政事乔洪吉则沉静地垂首出神,显然对此间诸事未曾留心。
半晌,他忽而转向一旁执笔记录的崔文纯,道:“傅孝美之檄播乱甚广,须由崔卿拟得一篇檄文,以驳其谬论——先言朕治国如何。”
崔文纯起身应了,提笔书得,念道:“‘今上以元储践祚,怀优宏之心,纳寰宇之民,使四海沐春而复生。减刑免罚,选贤任能。乾坤无衰覆之患,基扃有恢复之机。’”
“再言朕为君如何。”
崔文纯依言写了,接着念:“‘每闻民生之挫,以至泣下;深哀臣者之叛,常欲泫然。去寻常之俗乐,弃奢物之骈罗;绝薰修之厉阶,止耆贤之卷怀。’”
三生天子笑道:“末了,将傅孝美叛逆之举如实披露。”
“臣遵旨。”崔文纯提笔撰毕,朗声诵读,“‘傅孝美者,向存贪鄙恣妄之心,自诩顾命元老。空府藏,倾社稷,谗忠良,戮黎庶,淮东苦之久矣。幸甚今上仁德,加以三公美职。孝美不念隆恩,犹为叛逆,是天行诛之矣。’”
听罢,三生天子颔首赞道:“果然切合朕心,朕一字不改——即刻以枢密院凭照从速颁往天下守臣官衙。孔道古、傅孝美辜恩负德,妄为伴读,大伤先帝识人之明,其二人之罪实不可赦。朕决意以周卿为淮东制置使,领京华及河东八万兵马南下平叛。”
众人齐齐望向周平湖。周平湖却犹且愣愣地立于原处,恍若未闻。
“严和公,为何仍不接旨?”冷濂生因问。
闻言,周平湖终是屈膝跪地,半晌方说:“臣领旨谢恩。”
三生天子笑着向身侧的虎啸林一挥手——虎啸林登时上前将周平湖搀起,温言道:“周仆射昔日虽与孔傅二贼同为先帝伴读,但皇上深知仆射秉性忠贞,还望仆射莫要多心。”
周平湖时方起身,骤然听得此语,复又拜倒,朗声道:“傅孝美上负天恩,然其所言亦有切中时弊之处。臣请皇上蠲免天下欠赋、罢去伤民之贡、散太宁局万余伶工、禁天下奏祥瑞、止兴土木——若五事得行,则臣出师有名,必能克期立功。”
此言一出,人皆戒惧侧目。
三生天子笑道:“周仆射果真爱民忧世,朕诚不如公。兵事纷杂,朕念周仆射位属先帝旧臣,不敢格外劳苦。即以河东侯施世修为淮东制置副使、翰林学士崔文纯为制置司参议、内侍省押班虎佩亭为左监军、监察御史楚尚枫为右监军,戮力同心、一体筹谋,随周仆射一同南下平叛。”
周平湖闻之,只好缓缓起身,将万般忧思悉数掩入了心底。
俟崔文纯至冷府议事,冷濂生与他论及方才廷议,不由冷笑道:“周平湖所陈五事固然正中病根儿,但难免有挟权迫上之嫌——即便太子素来心忧天下,亦不敢贸然上谏。若周平湖彼时不言五事,则皇上必不遣你等充作军中耳目;孰料他竟如此出言无状,将来必然大祸临身。”
崔文纯沉吟片刻,问:“岳丈,倘若严和公欲保下一条性命,须得如何行事?”
“引军南下至淮东,将你、河东侯、楚国舅、虎佩亭一概杀尽。”冷濂生端起茶盅,轻描淡写地说,“另与傅孝美通谋,二人合兵一处,尚有一战之力。若周平湖执意奉诏平叛,则傅孝美身死族灭后……他也必遭朝廷惩办。”
见崔文纯忧心忡忡,冷濂生笑道:“不必作此儿女之态。周平湖本即性情中人,自是与孔道古、傅孝美不同;复又深受先帝厚恩,愚忠愚孝,心内只知以死相报。皇上乃先帝长子,更是先帝生前亲定的元储——周平湖明知自己平定傅孝美之乱后亦难逃一死,但依旧不敢萌生二心。”
闻言,崔文纯喟然道:“不知先帝在时以何等殊遇厚待周仆射,竟得仆射如此痴心相酬。”
“伴读虽有三人,先帝却与周平湖至为亲近。先帝为储君时,周平湖扈从左右,未尝离弃。二人交谊深厚,读诗书、习弓马亦在一处。俟先帝受禅即位,更以隆礼相待,君臣宛似一体,绝无嫌隙——乃赐蟒衣,许统兵马,后翊戴今上御极。”
少顷,冷濂生又叮嘱道:“贤婿,你此番南下,沿途佥载新闻,以待将来奉敕参与审定周平湖之罪。老夫已向施老侯爷去了书信,凡事央烦他从旁照应,你可放心前往。”
崔文纯躬身应是。
“去吧去吧,且与你一干京华故旧好生作别——毕竟此去经年。”
崔文纯出得冷府,果有天使颁下密诏,命他刻意载录周平湖言行,以充将来之用。崔文纯叩头领旨,复拟札请河东侯世子施璞、国舅楚尚枫翌日同往英寰观一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