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京华恨惋 > 第8章 第八回 贤品

第8章 第八回 贤品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却说三生天子召开廷议,欲论如何处置郝参来家眷。

彼时京华府秋意森寒,雾霭迷蒙,阴雨连绵,尘寰潇潇。

崔文纯出得翰林院,继而乘轿往政事堂去。早有数名谒者持伞迎上,恭请落轿。

崔文纯自谒者手中接过伞自己举了,打趣道:“不必如此殷勤,莫非我臂膀无力不成?”

谒者们闻言大笑——到底是年轻,几人一路说笑着步行入宫,倒少了些许沉闷。

至政事堂外,一位头戴展脚幞头、身着龙凤牡丹袍的宦官正率人于此等候。

崔文纯见是虎佩亭,遂上前见礼。

虎佩亭上下打量了崔文纯一番,摇头道:“漫步雨幕,温言叙话,使闻者如坐春风之中,崔学士倒是雅兴。”

“人皆不易,”崔文纯笑道,“何必日日动颜作色?”

二人正交谈间,远远地瞥见三顶小轿轻快行来——却是参知政事端欣、吏部尚书冷濂生、大法师惠明。

崔文纯即与虎佩亭联袂赶去施礼。

端欣年近古稀,本就秉性宽仁,如今更散了争强好胜之心。此番适逢郝参来上疏参劾,便递上辞呈,实是真心求归。他慰劳了崔文纯及虎佩亭几句,而后就预先入堂去了。

冷濂生与虎佩亭交谈了一番,而后来寻崔文纯,因问:“依你之见,朝廷如何处置郝参来家眷为宜?”

崔文纯恭谨应道:“老泰山,郝参来言出本心,并非搬弄是非之徒。莫若一概施以宽宥,则种种谣言必定不攻自破。”

“大珰虎啸林意欲诛其满门,你倒力主宽宥。”

见得岳丈神色不似作伪,崔文纯骇然道:“自太祖定国开基迄今,尚且未有因上疏言事而诛其满门之例。太祖遗诏有云:‘惟仁惟俭,传续华夷。’历代天子无不竭诚遵行,若至本朝首开先河,其害不可估量!”

冷濂生一面迈步向前,一面沉吟道:“‘惟仁惟俭,传续华夷’……如今东郊大兴土木以建离宫,焉可谓‘俭’?太祖驾崩之日,犹且诏罢有碍农时之工事——这等善政于今早已荡然无存,便无须复言了。”

崔文纯一时不知如何作答。

惠明自后面踱着步跟了上来,先轻诵了一声佛号,继而吟咏道:“‘或问享国永久之故,其必曰:惟仁惟俭,传续华夷。’老衲已将太祖遗诏熟记于心,崔学士深追太祖真意,实在难能可贵。”

崔文纯谢过惠明,又听冷濂生道:“我这女婿满腹牢骚,素无自持之心。大法师切莫谬赞了他,到时纵得他愈发放荡不羁了。”

几人大笑着步入政事堂,旋即依照官位尊卑次第落座。

堂内陈设古朴,四壁上悬有几幅三生天子的行押墨宝;牌匾上题着“祖舜宗尧”四字,出自太祖手迹;其下绘有一幅瑞鹤图,几张雕花桌案上各自摆着文房四宝。

群臣寂然无声。

伴随着一众大内宦官前呼后拥地涌入政事堂,臣子们齐齐离席拜倒,向三生天子见礼。

三生天子笑意盈盈地先于主位落座,继而抬手道:“免礼。”

群臣一齐谢过恩典,起身站于席侧,又闻得三生天子一声“坐”,群臣这才依令而行。

于郝参来一案,三生天子本即心生悲悯,惟有内侍监虎啸林力主诛戮。参知政事端欣首倡宽宥,崔文纯及惠明亦表态附和,一时僵持不下。

冷濂生进上折中之法:“莫若长流郝参来家眷于剑南。”

三生天子予以首肯,交由崔文纯当廷拟诏,终使郝氏一门八十余口逃得一死。

端欣复言欲挂冠归去,三生天子极力挽留。

端欣奏道:“老臣年事已高,近来常觉力不从心。莫若于朝中择三五贤者与老臣共相,亦可不负皇上重托。”

三生天子笑道:“既如此,朕先擢端卿为中书侍郎、冷濂生以本职兼为门下侍郎,二卿俱加同平章事。今日即着吏部与翰林院一同遴选贤才,早日递补参知政事及尚书仆射之缺。”

中旨已下,众人各自叩谢天恩。

三生天子忙于再往东郊监修行宫,便匆匆遣出群臣,自行乘马引一队宦官及上千御林军驰赴东郊去了。

崔文纯出了慕霜宫,转而往吏部衙门寻左侍郎朱瓒遴选递补之臣。

吏部左侍郎朱瓒素以勤勉练达著称,否则必不能得冷濂生真心赏识。可惜其人秉公持正,一贯不偏不倚——纵使冷濂生多番拉拢亦不曾效忠归附,由是愈发深得冷濂生钦敬。

崔文纯步行入衙,当先宣读了三生天子的旨意。

朱瓒叩首接旨后缓缓起身,捋着浓髯沉吟道:“皇上践祚迄今十四载,已有十三载未开早朝,相位空悬长达十载。端参政虽为副相,却得文武首臣之实,今日终于更得其名;冷公以吏部本官升掌门下省,亦可称皇上任人得宜。”

言及此处,他顿了顿,而后才继续说:“只是我朝开基二百余载,从未有单遣吏部左侍郎、翰林学士商议宰执人选之例,崔学士可否奏请皇上再行斟酌?”

崔文纯掀袍落座,闻言笑道:“天心难测,皇上行事自有其一番道理。况且你我仅是推举,将来任用与否犹且全凭圣裁。”

朱瓒不再作声,转身自书架处细细搜检起来。

半晌,他捧着四卷文书返回,道:“若以资历筛择,惟有枢密使兼辽东兵马节度大臣崔缜、礼部尚书沈叔驳、枢密副使周平湖可做备选——依照祖宗成宪,枢密使兼领地方节度者不得为宰执,故仅余二人。”

顿了顿,朱瓒又说:“若以清望筛择,则另有秘书监兼国子祭酒乔洪吉、御史中丞费名臣可供一观。”

崔文纯自朱瓒手中接过文书,细细翻看起来:

礼部尚书沈叔驳

沈叔驳,字潜江,先帝时举进士第三及第。性恭慎,寡言语,深沉有容,历任州官,民有颂声。俟今上践祚,迁御史中丞,后报升礼部尚书。

览毕,崔文纯赞道:“潜江公端方正直,古意通明,为本朝第一风雅人物,我素有耳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