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行的人渐渐散去,散粮的接着散粮,维持秩序的接着维持,烧火煮粥的接着烧火。
雨大约是在黄昏时分下的,细细的雨点疏疏落落地从灰蒙的天空降落,光秃秃的树无处阻挡雨水下落,雨滴点在孟添巽的鼻尖,孟添巽抬头看了一眼乌云密布的天,“雨要下大了,找一处地方避避雨。”
跟在身后的魏鸿渐,应声答好,两人随即在山道上加快速度。
黑云终是孕育出了一场暴雨,顷刻间倾盆大雨砸向干裂的地面,像是在荒灾中离世的魂灵重新踏上这片土地,向着家的方向行进,密密麻麻的脚步声铺满整片大地。
孟添巽和魏鸿渐不可避免的被大雨浇透,好在找到山中的一座寺庙歇息。
庙宇占地不大,门前石板铺地,庙宇正前方摆放着一座圆形四龙三足石雕香炉,顶上有双层宝盖,香炉内插满残香余蜡,炉壁灰黑,想来是座香火旺盛的寺庙。
左侧还另修有一间红瓦灰墙的小屋,两边墙上围绕一砖各取四块灰砖作十字透光,棕黄木门早已被破开,孟添巽匆匆一瞥,黑洞洞的,什么也没看见。
四周植被光秃,两人将马牵到檐下,系在庙宇殿前的木柱上。
庙上无匾额,孟添巽跨过门槛进入庙内,将包袱解下放在门口,坛上供奉着各路神佛仙灵,如来佛祖佛像居于正中,弥勒佛,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
道教中的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也供奉其中。
墙上壁画鲜艳,北墙上是十大明王的彩绘,栩栩如生。东西墙上绘有水府众神,各持法器,慈悲威仪。
除此之外,壁上还凿有佛龛。
两人被雨淋成落汤鸡,孟添巽上肢向前探察佛像后的壁画,雨水填补腰部随意系上的深蓝衣带未起到的作用,湿透的衣袍紧贴在身体上,饱满地显现出身体的起伏。
水滴从两人的衣角凝聚滑落,庙内的滴答与庙外的哗啦相和,魏鸿渐觉得环境安静到不适应,喉结上下滚动,偏过头去驱赶脑内不好的想法,闷闷开口道:“我去找些柴。”声线沙哑。
“旁边的屋子兴许有柴,我去看看,若是没有你再和我一起去找。”魏鸿渐没等孟添巽说完便出了门,孟添巽刚一转头,身后之人已经不见踪影。
庙宇与左侧屋子间隔两步路,魏鸿渐一步跨到左侧屋子檐下,快步走进漆黑的屋子,果不其然,靠墙垒起一堆柴火。
柴火堆旁有一些干柴横七竖八的散落在地。
魏鸿渐蹲下捡拾起地上的干柴,怀里快要抱不住才站起身来,向门外走去,一转身与倚在门框旁的孟添巽结结实实撞了个满怀,怀中抱着的干柴险些掉落,孟添巽眼疾手快一把托住柴火底部。
指尖不可避免地触碰到魏鸿渐的下腹部,透过湿冷衣袍的硬挺滚烫将孟添巽的指尖烫的蜷缩回来,孟添巽不可置信的抬头看向魏鸿渐。
魏鸿渐炽热的身躯一震,余光察觉到孟添巽的视线,左手赶忙抄底,大步向庙内走去。
大雨冲刷着庙外的青石板,顺屋檐而下的水流形成透明的帘幕,孟添巽站在原地借着暗淡的青灰色光线,察看庙内的环境,片刻之后孟添巽才听见柴火落地的声响,等到明亮的火光在灰暗的庙内角落燃起,孟添巽重新迈开脚步向殿内走去。
魏鸿渐背靠在石柱上偏过头看着不远处的神像,双腿曲张立起,几根木柴交叠垒尖,明红的火焰跳动其上,火光映照在魏鸿渐的侧脸上,一张不属于他的陌生脸庞。
孟添巽弯下腰在神坛之下的木柜里拿出三支香,慢步走到火堆旁,离火中虚,细长的香被外焰舔舐点燃。飘然柔和的香雾缭绕而上,似沉似檀的香火气与雨中的泥土气交缠融合,凝神静气。
待到香云垂直而上,孟添巽左手包住右手捻香走回神坛前,站定后双手平举至胸口,礼行三次,右手持香,左手将一支香插在香炉中间,再将香依次笔直插在右左两边。
心神专一。
神坛上没有供品,几只土碗内空空如也,许是被逃荒的百姓吃掉了。孟添巽把倾斜的空碗扶正,列为一排摆放整齐。
见魏鸿渐起身往外走,出声止住:“小陆,你去哪儿?”
小陆两字将魏鸿渐脱缰的思绪往回拉扯,“再去拿点柴,搭个衣架,烤衣服。”魏鸿渐的眼神不再躲闪,与孟添巽对视一瞬,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指尖摸了摸鼻尖。
“我与你一起去,需要拿长一点的木柴才行。”不知道哪个字又触碰到魏鸿渐的神经,他神色又僵硬几分,终是点了点头。
看来庙里香火味对他不起作用,果真是年轻气盛,孟添巽跟上脚步匆匆的魏鸿渐。
两人在快看不见的屋内挑挑拣拣了好一会儿,搜寻到几根竹子,分开抱回庙中,这一次孟添巽先行一步,魏鸿渐出门时手中的长竹差点戳到门框,幸好躲闪及时。
魏鸿渐有惊无险的回到庙宇内,孟添巽站在火堆旁背对着他,双手在腰间动作,下一瞬深蓝衣带松开,外衣敞开的孟添巽侧过身子向他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