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鸿渐逐字读出封皮上的字“日记故事”,不忘偏过头对着孟添巽赞叹:“好书!”
确实是一本面向垂髫之年稚童的好书,从魏鸿渐翻开第一页看到里面内容时瞳孔微缩可以看出这本书的内容果真十分吸引眼球。
童叟无欺。
“日记故事序
杨文公家训有曰
稚童之学不止记诵……”
半页八行,行十六字,虽说书页泛黄,但字迹清晰,刊印工整。
孟添巽朝一旁别开脸,避免与魏鸿渐眼神接触,抿嘴无声的笑起来,。
魏鸿渐不信邪,紧绷着脸将序言看完,在静默半晌后,对着书自言自语:“言简意丰,确实是启蒙的一本好书。”
孟添巽收敛笑意,轻轻呼出一口气,侧过头看着魏鸿渐绷紧的下颌,替他找了个台阶下:“人随时都会发蒙,不只是在稚童时期,兴许所谓成人便是成蒙,还不如稚子。”目光停在魏鸿渐轻捻摩挲书角的手指,“随时发蒙,及时启蒙。”丰盈的笑意在眼尾荡开。
魏鸿渐没有搭话,孟添巽起身重新去书柜上抽出一本书坐下翻看。熟悉的气氛久违出现,谁也没再开口说话,像是回到多年前阳光静谧的午后,各自翻看书卷,熟稔的距离下是两颗逐渐贴近的心。
用过午膳后,丰三三舍弃掉雷打不动的午睡时间来给孟添巽送行,待魏鸿渐将馍馍装袋挂上马背,丰三三怀中抱了半袋苹果跑来,苹果的清香洗去午后的困倦。
“孟哥,没想到你这么快就找到你家娘子的消息了,我还没来得及准备准备,也没什么东西能给你,这些苹果你就拿着路上吃。”丰三三笑脸盈盈的要把半袋苹果塞给孟添巽。
孟添巽看出丰三三的笑容带着淡淡的勉强,便开口打趣道:“这么多苹果你舍得给我?”
丰三三闻言一憋嘴,竟是要落下泪来:“孟哥,你就拿着吧,没有你我这袋苹果也没得吃,我之前听人说普加县可乱了,你这一去我都不知道能不能再见到你,呜……”
一旁的王五一把捂住丰三三的嘴,“你盼点好。”
不怪丰三三,他本是普加县邻县的一个小乞丐,边乞讨边找工,有好心人看他可怜给他一份搬粮的工做,他就去做工,淡季没有工做,他就继续去街上讨食和找工。好不容易挨到旺季,老板却告诉他生意不做了,要去其他地方。
在丰三三的追问下,老板才偷偷告诉他实情,并让他收拾收拾抓紧逃荒。丰三三起初还不相信,直到看见街上往日生意挺好的商铺一个一个接连关闭,他终于嗅到危险降临的气息,马上开始往外逃。
逃荒路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乱象横生,丑态百出。
偷鸡摸狗的,卖女卖妻的,易子埋老的,下不去手的人吃土噎死了,要不就是疯了。
后面就连死了,疯了的人都不放过,前脚刚埋下,后脚挖出来。
路上没有坟,处处都是坟。
丰三三无疑是幸运的,他远离人群,走得很快,还在逃出来后被王五捡到,在知义米行有活干。
幼时父母一转眼便不见,伙伴在一次寻常的分头讨食后永远消失,那个给他工做的胖胖老板最后也是不见了。
丰三三很珍惜认识的人,分别总是太过轻易简单,从而相聚显得弥足珍贵。
“会再见的,我保证。”孟添巽伸手从袋子里拿出两个苹果,在丰三三婆娑泪眼前晃了晃,“所以这次我就拿两个苹果,剩下的留着下次见面时,你再拿出来款待我吧。”
丰三三控制住抽动向下的嘴角,点头答应。
孟添巽小心妥帖的将苹果放入包袱中,与众人告别,“许姐,保重。各位,保重。”跨马而上。
许葳蕤回以浅笑,道一句:“珍重。”
越是言简,越是意丰。
心知一路必定险阻坎坷,危关重重。
那便祝君,化险为夷,否极泰来。
魏鸿渐率先拉起缰绳:“驾。”,孟添巽迅速跟上。
原地的丰三三揉抹眼泪,王五拍拍他的肩膀,高双九贴脸嬉笑调侃丰三三,被王五锤了一拳后,吃痛走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