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通佛法、广种福田、修得菩提,荷花更是“智慧圆满”的象征。
——公子希望给我一个美满的人生、安好一世。
袖云用手一扶珠钗,通透了容若的本意。
容若站着,在书桌前写下了一首词。
《逐莺曲·人间更多情合》
云羽瑶台,琼浆谁饮?人间更多情合。清风过,裙摆摇,画扇无故不需折。笑辨镜侧香盒。
春心莫笑流云乱,珠钗还牵相思刻。落花去,燕归来,悦容双脸生,心对测。细数生来时光,留住香尘、远去香尘,情命无定数,笔下丘壑。
袖云惜公子的词如珍宝。
点滴词意,无需所言,她已全解:
她是被公子珍惜的,正如她珍惜公子一样;公子的温情和坚韧是被她一直看在眼里和明在心里的,“悦容”与“丘壑”,柔与刚,对比鲜明,这正是公子的双重性格,公子是个温润起来很温柔、固执起来很固执的人。
但公子是个君子,他的固执不是任性,而是一直没有变过的铮铮傲骨。
“袖云,你丽质端慧,许多年,过去、现在与将来,感谢你一直陪着我。生日要吃面和数星,今夜我跟你一起到渌水亭去吃夜点和观星图,盼你平安顺遂、所求得愿。”
“岁岁今日,最是难忘。袖云心中温存的生辰欢悦,是公子给的。”
容若笑着,眼前人和镜中颜,他都觉得甚好。
转眸心尖处,几多跃居于主仆之上的情份,哪是别人看得清的?
*
会试后,等待放榜的这一个月时间里,容若做了三件事:跟格尔芬去出游,跟沈宛去放风筝,还跟张纯修一起登了长城。
容若发现,自己编书和对花的场景多了,内心就会反过来:很享受那种策马奔驰、不拘束于天地的感觉。
格尔芬说人生苦短,要是“及时行乐”这四个字是错的,那反过来“抽空放纵”是不是对的?他又取笑了明珠和索额图一番,不耻两位父辈之人的勾心斗角和各谋权势。
容若随着马匹飞快的速度向前奔腾,飒爽英姿。
“其实空闲时间任何时候都有,只是在‘不从父命、不从君命,就是不孝不忠’的教条之下,我们都变得不得空了而已。我虽喜欢平静的日子,但也不想过于安稳,尤其是那种——困在华丽府邸不得出、锁在君侧不得离的实况,在往后都难料是否会发展成:以死明志。”
格尔芬跟容若相伴而驰,征尘草原之间,同得辽阔视野。
“纳兰兄,以死明志说说就成,不要真的去做。你要是真的陷入了两难境地,不妨让我来给你出一招:你只需记着,自己再怎么夹在明珠和康熙皇帝之间受难都好,又没有跟大清为敌,总会有舒解心结的一天。”
“心态上可以如此,”容若问他,“那行动和大局上呢?”
“用得着我的地方,纳兰兄尽管开口。”格尔芬仗义道,“说到底,你我的阿玛和康熙皇帝,都不算是善茬。”
“谢谢你。”容若从格尔芬身上获得了一种信任感,“宫里的环境和人心,从六岁起到现在,我见识了整整十三年。也许别人觉得我不染不谙,但是我却深知自己透彻。日后你真像你阿玛索额图安排的那样,成了二等侍卫,我力所能及之处、愿意为你打点和铺就。”
“纳兰兄不必觉得:一方相帮,自己不回报就是有所欠。我真心实意为你,你接下我的义气就好。你在宫中是最难的,因为你是康熙皇帝的陪臣,我都知道。”
“不说这些了。”容若忽然精神一振,“今日未带弓箭,不能射天外鸿鹄,我与你赛马,分出胜负方休!”
“好!”格尔芬一扬马鞭,“驾——”
“驾——”
*
容若跟张纯修一起登长城,是在天还未亮之际。
他去请明珠的准的时候,明珠破天荒同意的爽快,还叮嘱了一句“别走太远、别累着自己”的话。
站在长城的灰色砖墙之上,迎来日出的光芒万丈,容若心情大好。
“张兄,我听说胸怀宽广之人福气大,像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和目之无穷的天际,我都去过和看过,是否可得现阶段的福慧圆满?”
“当然!到时候‘花鸟风月楼’沾了你的名气,定是热闹,前来聚会的各路人士络绎不绝,我要使出浑身解数来招待才行!”
“所以我觉得张兄你很厉害,在最尘杂最喧嚣的楼阁里做着最懂人情世故的事,同时却还能够静心作画、写字、刻章。我所能亲身感受的热闹,不过是局限于得了皇上和太皇太后的恩典的宫宴和扈行罢了。”
“你多往外走不就好了?”张纯修慷慨问,“你要是怕‘染尘’或‘玉碎’,那就由我带着,我这人人面广、胆子大,没有应付不来的事情。”
“好。”容若期待,“最近有什么人人向往的集会场子吗?”
“还真有!”张纯修兴奋道,“有个仙风道骨的活神仙叫做:施道渊【注1】,朝廷体恤百姓在战争之后重新耕作的不易,就是派了人将施道人请到了京师,在郊外空地为他设高台和备法器,让当着众百姓的面求雨。要是天公真呼应了他,朝廷就要重重的赏他。”
“你还收到了这情报?”
“是啊,这情报算是最新鲜的了。”
“我会去,跟张兄你一起混进人群里去瞧瞧:施道人是否道行高深、能为大清呼风唤雨。”
张纯修忽然失笑,问:“容若,万一那施道人求风求雨未成,得罪了朝廷,你是不是在康熙皇帝面前给他求个情?”
容若亦是回以一笑,道:“都是一个‘求’字,我求天子可比他求天公要容易多了。”
*
会试放榜的五日前、殿试开试的十日前。
沈宛如约前去“饮水词歌·素菜馆”的“一双人”雅室相见容若。
回想起跟容若一起放风筝的场景,沈宛依旧会快乐地笑起来。
放风筝的时候,人总是倒退着走的,她就时不时地回头看后路,生怕乐在其中的容若碰石或是踩坑摔倒。
可是容若却像是有意给她关心他的机会一样,全然不顾危险,只是专心致志又天真烂漫地看天上的“双飞燕”纸鸢。
二人跑累了的时候,就将风筝一块儿收了线,坐在一处磐石上歇脚。
“商隐在《燕台四首》的秋诗里面写了这么一句:云屏不动掩孤嚬,西楼一夜风筝急。“容若称赞道,”他才是最懂女子的心情的人。“
“当时我读的时候,读不懂为什么商隐要把‘城楼外的马蹄声’称为‘风筝’?”沈宛摇头,晃了晃手中的绕线盘,“只当是思念情人的女子断了心弦,心弦似筝线,将外头的骑马人当作是自己的夫君了。”
“商隐的诗本就晦涩难懂,其实我也至今不解。”容若看着湛蓝的天空,心犹在云端,“听了宛卿的话,倒是有了几分共鸣,果然商隐的情诗还是更适合女子去读、女子去解。”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沈宛将容若的视线拉回到风筝的绕线盘上,“风筝放线时的声音跟马蹄声类似,所以商隐才做了这样的比喻。”
“啊……”容若恍然一悟,“你不说,我还真的没有留意到线匝间的声音。你看我,光顾着往上看了,忽略了手中之物。”
“我师傅——”
沈宛刚说到一半,就赶紧对原本想说的那句“在《天工开物》当中写到”做了改变,免得被容若发现“宋应星”的身份。
她道:“我师傅跟我说,原本风筝绕线盘是没有声音的,商贾们为了销量好,就做出有各种声响的轴盘来:吸引小孩子和取悦有情人。”
“有情人?”容若重复了一遍,然后高兴道,“原来风筝传情的说法,你师傅也是认可的呀!”
“我师傅一生未娶,说什么要为家国殉道。”沈宛多少显得无奈,“但他活的倒是不错,常有朋友往来,谈笑风生,居隐山林而知天下事。”
“你师傅跟张岱先生比如何?”
“一个自恃的忧国忧民之人,和一个心性盎然未泯的老顽童罢了。”沈宛如此评价宋应星和张岱,“恰好是得了天赐的交集,才会成为棋友、酒友、挚友。”
往回走的路上,容若把风筝翻了个面,目光落在留白处。
“早知道,携带纸鸢来的时候,我就该在筝纸上先题写一首词。”
沈宛笑问:“那要是纸鸢线断,飞到它处被人捡走了,公子的心意岂非不见?”
“不,我的心意无论何时何地,都给你留着。”容若诚挚道,“五日后的上午巳时,你到‘饮水词歌·素菜馆’来,我在‘一双人’雅室等你。”
“好,我会如约。”
而今,身在素菜馆中,即将得见芳心所许之人,如何能不欢颜?
沈宛理了理衣裙,推开雅室的门,正要叫公子的名字给他一个惊喜,却被眼前所见吓了一跳:
容若昏死在地面上,身旁翻倒了一只小小的带着密封木塞的、装着西药的透明琉璃瓶。
沈宛自然是不认识“洋方”、也不清楚自己刚刚捡起来的拿在手中的“洋方”,是否就是对容若的病症有用的药。
一时之间,她慌了神,竟然不知道该如何拿主意好……
【注1】
施道渊:此人是真实存在的,不是架空。
其与顺治皇帝次子(即康熙皇帝异母兄)——裕亲王福全是好友,曾共谋大事,遭康熙皇帝猜忌。施道渊在康熙朝求雨得成,功劳显赫,为百姓所称颂。
纳兰性德在施道渊离京时,写送别词相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