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歌松了口气:“那还好。”
“好什么好,要不是她再这么大个雨夜叫你出诊,你会变成这样吗?”郁栖川脾气上来,也不管是谁,直接想要破口大骂。
“好了,别气了,我现在不是好好的嘛?坐下,坐这儿。”边歌扯了扯他的衣角,示意他坐在床边。郁栖川坐下来,一脸的不高兴,他不是个会隐藏自己情绪的人,所有的喜怒哀乐都明明白白写在脸上。
“我昏迷了几天?”
“三天。”
“这几天都是你在照顾我,辛苦你了……”边歌抬起左手拍拍他的肩膀。
郁栖川的气一瞬间烟消云散:“公子,这是我应该的。你救过我……”
“你想学医吗?”边歌问。
郁栖川睁大了双眼看着她,仿佛不太相信自己的耳朵听到的:“真的吗?”
边歌点点头,她心里也暗自打着一个小算盘:城北的徐大夫看病实在太贵了,那个家伙就喜欢趁火打劫!要是我多培养几个能看病的大夫,自己不就轻松了吗?以后要是有出诊的事,就让郁栖川代替自己。
“我该怎么开始呢?”
边歌:“你是习武的,不知道能不能感受到身体的气息流动?你试着感受一下?深吸一口气,从丹田开始感觉气息流动……”
郁栖川盘腿坐在她旁边,闭上双眼:“有。”
“有的话就容易了,六经为川,肠胃为海,六经不通则四肢节痛,腰脊乃强。饮食自口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止归于肺。六经的第一条经络是手太阳小肠经,从少泽开始,到后溪,阳谷,养老,小海……找到了吗?”
郁栖川把身体的气息沿着手指往手腕在往手臂回流:“可以。”
“可以我就继续,第二条是手少阳三焦经,经过关冲,液门,中渚,阳池,外关……第三条是手阳明大肠经,经过商阳,合谷,阳溪,手三里……”
等郁栖川把身体的十二经络都熟悉了之后,她开始讲每条经络被外邪入侵之后身体会有怎样的反应。
“上古黄帝和岐伯问答之后,基本上就奠定了咱们现在的医术之道,所以这治病救人的学问又称为岐黄之术。你来说说这个世界什么会使人生病?”边歌说的有点累,让他去倒杯水来。
郁栖川给她倒了碗温水,扶着她让她喝下去。“风寒,着凉,还有吃错东西。”
边歌露出了一个浅笑:“没有这么简单!这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此消彼长。一物死则万物生,一物生则万物死。能理解吗?”他看着对方迷茫的双眼。
郁栖川摇摇头。
“给你讲个故事,从前世界还是一片混沌的时候,盘古出现了,他劈开天地,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沉为地。这位远古大神也因为神力衰竭而死,他的身体化成了大地,骨骼化成山川,头发化成星子,眼睛化为日月,血液化成江河,毛发变成树木。所以盘古死而万物生,即是一物死则万物生。”
郁栖川点点头:“那什么是一物生则万物死?”
边歌的眼神沉下来,指向北边。“可知我要说的?”
郁栖川点点头:“大汗为了一寸土地不惜侵略别国,造成两国生灵涂炭,无一幸免,是为一物生则万物死。”
以前在柔然,他当着他的王子,从来不会想到这些事,跟着边歌的这段日子,他发现自己好像发生了一些变化,跟以前不太一样了。以前他是个争强好胜,又目标的人,现在跟着边歌,反而变得平和了,对很多事情也看开了。
也许……别人的认可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自己对自己的认可。从前他想要娘亲的认可,想要父汗的认可,想要所有人的赞美,但现在不一样了,他想,他现在只要自己对自己满意就可以了,不必再去关注外部的世界。
“还算聪明。那我接着讲,人之所以会生病,则是体内之境与外界之境不通,不通则病,病则有淤积。外界之气又分为风,寒,湿,燥,火六种,其中风为百邪之首,最容易侵入阳络,引发疾病……环境一变,人体内之境也定随之而变,如若不变,必定受损。这也是为什么在季节变化的时候,人最容易生病。故而治病非驱病,而是调节人体内之境与外界之境相协调。”
郁栖川听得很认真。
边歌讲着讲着咳嗽起来,郁栖川立即轻轻在她背部拍了几下:“你去拿我娘亲的书仔细看看吧,有不明白的再来问。”
“是,公子。”
就这样,这接下来的十几天,边歌就躺在床上养病,郁栖川就烧火做饭,平日里只要没事就在看书,看不懂的地方拿去问,凭着他的聪明和勤奋,很快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要领。再加上之前跟着边歌采药抓药,对草药的属性也还算了解。
沈大娘家的宋子玉偶尔过来看看边歌,偶尔也拿书来问她,她也会很耐心地给宋子玉讲。不过,宋子玉显然年纪比较小,对很多的东西理解较少,因此学起来也比郁栖川要吃力些。
她喜欢躺在榻上,看看天,看看地,再盘算一下自己的未来,如果郁栖川不离开自己的话,自己可就有了一个好帮手,日后处理一些疑难杂症也有个人帮衬。再过个五六年,宋子玉也会长大,医术精进之后也可以让他来杏林堂帮忙,这样自己就有了两个免费的大夫。
一个月后,边歌已经可以下床了,手也好得差不多了,只是走起路来脚有些跛。她下地活动活动,拄着拐杖出了里屋,看到郁栖川正在坐在她原先坐着的诊台上看书,侧脸煞是好看,令她有那么一瞬间失神了。
她回过神慢慢走过去,走近了后者才发现有人来了,她抬起头,脸上略带惊讶,随即放下手中的书,站起来搀扶边歌:“怎么出来了?”
“这不是躺了快一个月了,有些闷!怎么样,最近有人上门看病吗?”
“有一两个,不过都是皮外伤,我给他们包扎了。哦,这是他们给的钱。”郁栖川从袖袋中摸出了十文钱郑重地交到边歌手上。
边歌看着十文钱,露出了浅笑:“看来学的不错啊,估计再过不久依旧可以出师了。这书有哪些不懂的吗?”边歌扫了一眼,对方已经看到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了。
“暂时还没有。”郁栖川放下书随后拿起了另一本比较古老的书《黄帝内经》,“这里有点疑惑,诊脉这一段……不太明白。”
边歌扫了一眼书上的内容:“这个……以后你诊多了就知道了。拿你的手出来。”
郁栖川伸出左手平放在在桌面上,对方在他手腕搭上三根手指:“这就是了,你自己试试。”
郁栖川把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搭在左手手腕上,确实能感觉到脉的跳动:“如果是有病?”
边歌伸出自己的左手放在桌面上:“你试试?看看能不能看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