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反而安慰薛姨妈:“母亲,不用害怕,生死有命,万一她有些什么不测,也是她的命数。注意饮食和走动,这些我都晓得,母亲也放心吧。”
薛姨妈心里一口浊气排出来,眼见出宫的时辰要到了,忽的想起来:“差点忘了正事,知道我要来见你,黛玉托我给你捎了一封信和一包东西。”
“快些拿来看看。”宝钗奇道。
“贵人,要不要我先翻查一番?”夏月有些犹疑,不知道为什么一向谨慎的主子如此急切。
“不必了,放心便是。”宝钗很是轻快,一扫刚刚的阴霾。
宝钗先看拆开信来看,上面的簪花小楷一看便是黛玉的笔迹,却只有短短一行。
“母亲,没有别的了?”宝钗问道。
“没有了,你拆开的时候信封还用油泥封着呢。就这一封手信,其他都是物件了。”
宝钗凝神看,只见短短这行写着:
若人问及,但言貌美体弱,恐难长久。
宝钗一时有些没看懂,薛姨妈也好奇地问:“我来传话多便宜呢,黛玉怎么还巴巴地写了信,写的什么?”
宝钗合住了信,笑道:“左不过也是叮嘱我要保重身体。”
薛姨妈便明了:“也是,这样郑重,你便看进去了。要是我说,你还当我借着黛玉的话来劝你呢。”
宝钗又拉着薛姨妈看黛玉捎来的东西讨论了半天。
小小的细棉布方巾,大约是擦口水的?还是尿布?摸起来柔软又吸水。
两身连体衣,又轻薄又绵软,也许因不知孩子是男是女,做了一样款式的水红和翠微两色。
一条围兜?宝钗以为是给她的抹额,薛姨妈没瞧出来。还是夏月猜测的有道理,说是给小主子围在肚子上的,冬日屋里虽有地龙,还是怕伤风,这个正好用。
夏月此时也对这素未谋面的黛玉姑娘有些佩服了,宫里金镶银镶常见,连皇子格格们吃饭的碗都是金包银的,可这都不如黛玉姑娘送的木头碗,旁的不说,摔了不碎,至少声音没那么大,不会叮当一声吓着小主子。
薛姨妈也感叹:“要么说她巧呢,这些东西咱们看看就会用,用坏了照样子做也容易,她竟不藏私,都给你拿来了,难怪你和她要好。”
正说着,有小太监在门外提醒出宫的时辰要到了。
宝钗便和薛姨妈叮嘱:“母亲回去,先和黛玉妹妹捎个口信吧。多谢她的礼,她嘱咐我的,我也照做。”
薛姨妈拍拍宝钗的手:“就该这样,你自己省得保养身体,我便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