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姨妈走后,宝钗又仔细看了黛玉的信。
直到这句话刻在了脑海里,才把信纸烧掉。
这句话说的没头没尾,但应是十分重要,且不可对外人言。
若非如此,黛玉不会托母亲捎信来。
若人问及......宫里谁会问黛玉一个闺阁女子的情况呢?
宝钗暗暗思索,忽的一凛,翻过年去,黛玉便及笄了。
黛玉是不是听到什么风声,在和自己吐露心迹,她不想进宫?
这倒有些解释地通了,黛玉貌美是事实,若皇上问起黛玉长相如何,宝钗回复一个貌若无盐,说不定还要被定一个欺君之罪。
也许正是因为貌美,皇上才会听闻黛玉的名声。
那黛玉想的招儿,便是说她身体孱弱......
这倒是事实,黛玉姐弟俩从小体弱,林大人重金求医的事儿好多人都知晓。
两姐弟好转起来是近些年的事,但娘胎里带出来的病,哪能说好就好了,不留下什么病根?
宫里选妃,身体康健素来是条件,若因黛玉貌美而令她入宫,枉顾她体弱多病的缺点,皇上素来顾忌贤德的名声,便不会太乐意。
宝钗越想越觉得合理,默默推演了几回皇帝若问起来的时候,该怎么应答。
可一段时日过去,都无事发生。
大清没有春节,在这里,一年新始,辞旧迎新的日子被称作元旦。
黛玉过了很多年盛大的“元旦”,还是会在这一天想起前世西历的一月一日,法定节假日的那一天。
黛玉关于前世的记忆逐渐模糊,但还是有一些习以为常的事情无意间警醒自己,这两个时空的不同之处有很多。
元旦这日,林如海也不能与亲人团聚,大臣们要一早去宫里元旦朝贺。
天地君亲师,君永远排在家人前面。
不过林如海没有怨言,不是所有的官员都有机会在今日去朝贺,面见圣上,行三跪九叩礼的。
再说了,他们好歹还能在家休息,皇上还一宿没睡呢。
皇上午夜时分就得洗漱好,穿上冠服,到养心殿的东暖阁开笔了。
不过,等百官朝贺结束,皇上还要在乾清宫举行宗亲藩之宴,作为掌管朝见的鸿胪寺卿,林如海得跟着忙活,比寻常日子还劳累。
好在这筵席浩大,一个多月前就在按旧例有条不紊地准备了。
大到筵宴肴馔的品种、宴桌安置设摆的数量,细到筵宴后赏赐的物品、筵宴中向皇帝进酒的人选,都提前和皇上确认过了。
最大的变数,就是前些日子接旨要来朝见的礼亲王世子,现在还没到,估摸着就这两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