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瓷心录 > 第59章 出逃

第59章 出逃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赵无忧是一路披星戴月,自明州千里奔赴而来。

一个多月前,朝廷派人护送的二十座神武大炮日夜兼程送到了台州。

当时领着台州卫与杭州前卫、杭州右卫,与倭寇激战的的正是赵无忧的父亲,南湖总督赵烨。

原本他们与倭寇的海战正处于焦灼局势,但这二十尊神武大炮一抵达战场,便瞬间打破僵局,甚至扭转了战况。

随着捷报频传,大明军士士气高涨,不但在正面战场将敌方攻打得节节败退,还乘胜追击,一路打到了倭寇在横屿的老巢。

接下来,大明海军即将南下与两广及福建的海军会合,向仙游进发。

由此看来,肃清为祸东南海域三十余年的倭乱已然指日可待。

“小爷我乃圣上亲笔御封的五城兵马司副都指挥使,亦是你家夫人的同乡挚友!如今登门来访,却被拒之门外,难道这就是你寇府的待客之道?!”

赵无忧咄咄逼人,语气一如既往的骄矜傲慢。

那婆子却不卑不亢,满目含笑:“这位军爷,您消消气。并非是奴才们有意阻拦,实在是五爷临行前的吩咐,夫人卧病在床,大夫说了夫人需静养、不宜见客。您的一番好意,五爷和夫人都心领了,还请您改天等时间合适了再来探望……”

“呸!”赵无忧啐了一口,气得双目圆瞪:“你个奴才,好大胆子!你在教小爷我做事?!”

此番跋扈做派,跟从前的明州府赵衙内一般无二,但如今舒灿歌心底却升起一丝希望与欣喜。

“赵无忧!赵无忧!我在这里!”

院子外的赵无忧似有感触,抬头朝远处的小楼望去。

但两名婆子一左一右拦在前头,再不许他踏入半步。他心头虽恼怒,但毕竟这是锦衣卫指挥使同知的宅子,他也不敢做得太过火。

于是,赵无忧冷哼一声,从胸前掏出一封信:“这封是你家夫人的家书,务必交到她手中。”

*

房内,舒灿歌一时情急挥手高呼,半个身子都探出窗外,却不想身后陡然有人抓住了她的腰带,力气之大,竟一把将她扯了回来。

那是个身强体壮的婆子,反手利落地关上窗,又狠狠钳住她的双手,将她“请”回床榻上坐着。

“夫人当心,这里是二楼,若是摔下去断了手脚,寇五爷怪罪下来,我们这些下人可是要被他剖心摧肝的。”

那婆子皮笑肉不笑,半是玩笑半是警告,说完便立在三步远的地方面无表情地盯着她。

舒灿歌双手死死绞着身下床单,胸口因怒气而微微起伏。

过了一会儿,又听见“噔噔噔”几声,有人上楼来——是另一名粗使婆子。

来人与盯梢她的婆子交头接耳了几句,似乎犹豫了片刻,其中一人拿着一封信走上前来。

“这是方才那位姓赵的军爷托奴才转交给夫人的家书。”

信交到舒灿歌手中,婆子低眉敛目地退开几步。

舒灿歌拆开信封,展信阅览。

家书由哥哥舒煊平书写,除了交代嫂嫂和獾奴一切安好,最后提到,外祖父在岁朝后第五日因病去世了。

读到那行字的一瞬间她愣住了,不敢相信自己念到的内容。

紧接着,眼泪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啪嗒啪嗒砸在孱弱的白色信纸上,将墨迹晕成一团。

饶是哥哥强压悲痛,告知她外祖父走得尚算安详,她也知道外祖父的染病多年,生死系于一瞬,但乍然闻此噩耗,亦是悲痛交加。

家书中,舒煊平絮絮说着,因棺材与墓地早已事先备下,虽因沿海战乱,但舒老太爷的身后事仍旧有条不紊地办妥了。

只是,战火纷飞,明州府的民间驿站大都停运,不知这封家书能否顺利抵达京城,舒煊平便拜托进京汇报沿海战事的赵无忧代为转交。

信末,舒煊平希望自家妹子若得空,能返回一趟明州,在老太爷墓前祭拜一二。

两个婆子瞧着舒灿歌捧着信突然落下泪来,心中亦是不安,上前一步试探着问:“夫人,您……这是怎么了?”

勉力平复悲伤,舒灿歌红着眼冷冷抬眸:“家中外祖父去世了,我若此时想离开寇府回明州拜祭,只怕你们也会按下我吧?”

那两人互视一眼,面色讪讪:“逝者已逝,请您节哀,夫人。但五爷有命……”

舒灿歌冷笑一声,坐回床榻上,闭上双眼,泪珠又不自主淌下来。

这一刻,她心底恨死寇清昼了。

“不必说了。我累了,你们退下吧。”

房内一时安静无声。这时,有侍女端来了晚膳,毕恭毕敬:“夫人请用膳。”

婆子们帮着将盘子里的饭菜摆开在桌上,低头道:“五爷嘱咐过,夫人的日常食宿我们都要留心。还请您不要因悲痛而坏了自己的身子。”

舒灿歌知道,不看着自己将这桌子饭菜吃下,他们是不会走的。

而且,她自然知道保存体力,寻找机会的道理,断不会做出绝食抗议这等蠢事。

她木着一张脸,坐到桌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