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瓷心录 > 第29章 愿嫁

第29章 愿嫁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押送犯臣范时安与毛忻等人的囚车上了路。

毛忻在任明州知府时,对当地百姓极尽搜刮之能事,可谓敲骨吸髓,一夕成为阶下囚,引得无数明州百姓争相围观,将集市围得水泄不通。

各种烂菜叶、臭鸡蛋通通往几人脑袋上招呼。

舒煊平也去集市看了,倒没有扔什么东西,只远远地跟着周围人骂了几句。

就是这个毛忻,当时在明州做知府时为了榨取油水,增加了不少赋税,瓷器行当也在其中。

八年前,父亲杨觉述因繁重的赋税发愁,一朝醉酒后跌入窑炉,被大火烧得尸骨无存。

范时安任浙江都司时,因着朝中柳阁老的势力,对其旁支刘家多有庇护。其走私茶叶、丝绸和瓷器中,这瓷器便多出自荣兴窑。

现在走私案一出,虽说明面上是范时安等人按市价从市场上采买的刘家瓷器,但暗地里两家是否有勾结却怕是经不住细查。

也是因此,那些前些时日不收舒家瓷器的商户,也嗅到了一丝危机,怕刘家就此倒台,又争先恐后地找到舒家签订契书,其中便有那个张记瓷行的掌柜。

但,寇清昼却就此打住了,并未再追查下去。

这让南河总督赵烨一时有些琢磨不透。

也许是因刘家才在天家选瓷中得了“贡瓷”的名号,不敢立刻打天家的脸,又或许他也是忌惮柳阁老在朝中的势力?

不管怎样,赵烨还是暗暗松了口气。

虽说自上任以来,他并未参与朝廷党争,亦不愿成为某某的私人,但在外人看来,他是柳阁老的门生,自然该为其利益站台,若刘家真在这次走私案中被牵连,他也不知是帮还是不帮。

就这么想了一路,押送的行列终于到了城外长亭处。

十四名锦衣卫身着暗金纹路黑袍,腰间配刀,但为首的却不是寇清昼。

赵烨不动声色地扫视一圈,对方不在这十四人中。

谭栋朝他走来,行礼道:“总督大人就此别过,接下来,犯人就交由我们押送吧。”

赵烨:“有劳上差,万事小心。”

顿了顿,他才问:“寇五爷怎么不在行列中?他是已经提前回京了?”

谭栋方正的脸上涌现出笑意:“没有,他还待在明州。”

“是还有什么未尽之事么?”

赵烨的语气里有不易觉察的紧张,毕竟他才见识了这位锦衣卫指挥同知的厉害,请神容易送神难,他还是希望此人能早一刻离开他的管辖之地。

谭栋继续笑呵呵地答道:“没什么大事,就是接一下自个儿的新娘子。”

一向庄穆持重的南河总督立时呆立当场,喉咙里险些发出“啊?”的一声惊讶,还好为官多年的风度堪堪压住。

*

午后,舒灿歌正坐在院子里的石榴树下发呆。

阳光斑驳,风移影动,红艳艳的石榴花瓣簌簌飘落。

“在想什么?”

男子清朗含笑的嗓音忽然出现在耳边,舒灿歌侧头看去,寇清昼俊美无俦的脸在阳光下分外耀眼。

和光融融,他眼底惯有的冷清也消减几分。

舒灿歌双手环抱膝头,绯色衣袂在微风中轻轻摆动,鬓角的碎发撩着耳垂,痒痒的。

她将碎发绕到耳后,闷声道:“没想什么。”

寇清昼瞄向庭院角落,装着瓷器的箱箧靠墙码放整齐,还有两箱子是舒家的陪嫁。

他听说了刘家在得了贡瓷的称号后在城里搞垄断的事情,将佩刀解下,也学她一样靠着石榴树坐下:

“娘子技艺了得,烧制的器物巧夺天工,他们不收是他们没眼光。”

舒灿歌微微睁大双眼,白玉似的小脸霎时红得像煮熟的螃蟹,脑袋里回荡着那一声“娘子”,半天才开口:

“大人,你……”

“我都已经叫你娘子了,你却还叫我大人,是不是有些生分了?”他眉眼弯弯地盯着她,“或者,你也可以叫我的名字。”

清昼?她在心底默念了一遍,却发觉叫不出口,摇摇头说:“我们还没成亲呢。”

“说到成亲,下个月初六是好日子。”

她怔怔抬眸,寇清昼也正看着她,眼睛亮若晨星,笑意灼灼,像簌簌落下的绯红色石榴花瓣。

“这么快……”舒灿歌喃喃,“那不是还剩下不到一个月?”

“我手上的事办完了,也不能一直留在明州。回京城,光路上就得花上半个月。”

舒灿歌默默地轻点了一下脑袋,便又听得对方说:

“你后来呈上的那两只瓷器,修内司的公公看了,赞不绝口,以后,你家便是钦点皇商了。”

舒灿歌激动得脱口而出:“真的?”

寇清昼笑着点点头:“即使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郑公公,也不能再插手你家的窑场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