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瓷心录 > 第28章 潮退

第28章 潮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寇清昼近日事务繁忙,连舒灿歌呈上来的瓷器那也是经谭栋之手转交。

他坐于案前,开启的锦盒内,一对天青釉紫斑莲子碗静静卧在红绸上。

他伸手拿出,临着烛台的光慢慢欣赏。

烛火跃动,瓷面便光华流转,斑斓如幻。再加之触手生温,光滑凝腻,几乎同玉石一般。

她终于是烧制成功了。

*

沿海走私一案大有进展。

根据周永昭吐露的消息,其父周禄每月会向明州城里有名的云来酒楼供货,近来的渔获多是鲳鱼、凤鲚等较贵重的海鱼。

这个时节,以其为原料制作的鱼脍和清蒸鲳鱼恰为达官贵人所青睐。

而那酒楼掌柜的便是走私产业中的掮客。不过,掌柜的也仅仅是被推到台前的人。

北镇抚司做检校的自然见惯障眼法,寇清昼顺着往下查。经过一段时日的调查,这酒楼的幕后东家竟涵盖与江南织造局来往密切的富商岑家,以及浙江都司范家和前任明州知府毛忻。

那知府毛忻在明州的任期是前年满的。他已是花甲之年,身体上又大小病痛缠身,便上了折子告老还乡,圣上也体恤恩准了。

寇清昼带着一队锦衣卫查抄时,在其家宅中抄出珠宝玉器、古玩字画累计五十余箱,价值逾百万两,良田地契更是千亩,美姬乐伎百余人。

锦衣卫办事向来雷厉风行,很快这一伙人都被抓捕下狱,囚在杭州府衙。

一个月前,寇清昼便觉察此次事件规模不小,牵连可能超过预先估计,于是提前上了密函奏疏,加急呈送到御前。

熹明帝知晓后,便特封安王为此次的江南巡抚使,前往杭州与寇清昼共同审办这起沿海走私案。

岑家、范家以及毛家下狱时,安王的人马也刚好快马赶到。

*

审讯连夜在总督衙门展开。

一同参与审案的除了代表天家的锦衣卫与安王,还有浙直总督乔洵,南河总督赵烨以及明州知府许怀远。

论官位权责,许怀远是不必参加此次审讯的,但犯事的人里有前任明州知府,他这个现任便也被叫来旁观垂问。

看着曾经的上峰及旧交,已是满头白发、垂垂老矣,却被锦衣卫押着,带到大堂之上戚惶地听候审讯,许怀远心中闪过稍纵即逝的叹息与脊背生寒的后怕。

作为继任者,又与毛忻有交情,范家和岑家不是没有暗中拉拢过他。香车美人、珠宝良田也是信誓旦旦地许诺过。

如今想来,是他一贯作壁上观的小心谨慎救了自己一命。他这性格在家中还常被夫人念叨,说是个瞻前顾后、成不了大事的主。

他就不明白了,他都做到一州的知府老爷了,这娘们儿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这下可见得,女人就是见识短浅,幸好他没听妇人之见,掺和到这趟浑水里头。否则,今日在堂下受审的,便又要再添上一人了。

虽说寇清昼初来时打的旗号是因着天家遴选瓷器,护送修内司的两位公公南下,但当时许怀远便敏锐地觉察到了其背后身负的皇命不会如此简单。

后来,寇清昼在金火圣母岛与倭寇死战受伤,他也提出让其在知府衙门或是在他的宅子中养伤。但寇清昼却拒绝了,还住进了舒宅,此后一个月以来深居简出。

直到他快收网时,像是潮水终于退去,许怀远才把这网内的鱼虾蟹看得真切。

如果说一个月前,许怀远还在观望——

这天家特使虽是奉天子命,但山高皇帝远,江浙一带向来富庶,油水多、灰色地带自然也多。他不信对方能在这一滩浑水中激浊扬清,将沿海走私团伙连根拔起。

但看着堂下垂头丧气、面如土色的几名官员,他如今才算信了。

锦衣卫只负责查案、拿人、审问,卷宗整理好后送到主审安王手中。

寇清昼与谭栋等人便立于大堂内不起眼的角落,垂眸不语。

卷宗不算厚重,但安王浏览亦花了接近一刻钟。

堂内气氛凝滞到极点,只听得大堂外林梢间鸣蝉不知疲倦地叫着。

不光堂下听候审问的三人,连带堂上坐着的左右陪审也屏息凝神、面目凝重,鼻尖逐渐渗出细密汗珠。

许久,安王才放下手中卷宗,眼风似轻似重地扫过堂下三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