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我哪懂?”涟漪说,语气中充满了对当时自己无知的感慨。
“你不懂你不会问我么?”叶凡的声音略微提高了一些,带着些许的急切,“哎!何必吃这么多苦,用的都是笨方法努力。”
涟漪沉默不语,仿佛思绪又回到了那段艰辛的时光。
“你还记得那天装完电脑后,你送了我一件东西么?”叶凡问,声音变得轻柔起来。
“啊?还送你东西了?”涟漪惊讶道,语气中充满了疑惑。
“嗯,你们家有一块很大的麂皮,还记得吧?”叶凡问,眼神中流露出对往昔的怀念。
“记得!那是我爸爸从厂子里拿出来的,擦车用的。”涟漪回答道,思绪也随着叶凡的话语飘回到了过去。
“那天我临走时,你用你家那把大黑剪子给我剪了一小块儿让我擦眼镜用。”二十年前的很多细节叶凡都想不起来了,然而那些为数不多还能忆起的有趣之事,他都会毫不犹豫地分享给涟漪,仿佛这是他们之间独有的珍贵宝藏。
“哦,我想起来了。”涟漪的声音中也充满了兴奋,仿佛瞬间被拉回到了那段充满回忆的时光。
“后来你爸爸发现那块麂皮被剪走了一小块儿么?”叶凡带着几分玩笑的口吻说道,试图让气氛更加轻松愉快。
“他肯定是纳闷儿了吧?但是也没说什么。”涟漪回忆着当时的情景,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
“你说你也是真抠儿!那么大一块儿麂皮,你怎么剪不行,偏偏找了一角儿剪出这么小一个正方形来。那块儿大的,底下少的那一角儿就跟耗子啃出来的豁儿一样!我手里那块儿小的就跟一块边角料一样!”叶凡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后,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自嘲,“就像我一样,边角料儿。”
“你不是边角料儿,我没拿你当边角料儿!”涟漪的情绪瞬间激动起来,声音也变得紧张而急切。她的心里满是对叶凡这番自我贬低话语的不满和心疼,仿佛叶凡的这句话刺痛了她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她急于向叶凡表明自己的心意,不希望他有这样消极的想法。
“好了。7:25了,你快到幼儿园了吧?”叶凡关切地问道。“嗯,吃点早点。”叶凡不放心地嘱咐道,语气中满是关怀。接着他听见了一阵共享单车还车的声音,“来一两包子!”这熟悉的声音,是每天上班前聊天结束前都能听到的。涟漪每天早上基本上都会吃三个小肉包,那热气腾腾、鲜嫩多汁的小肉包似乎能给她一天的工作带来满满的能量。当然,有时候她也会因为时间紧迫或者没什么胃口,什么也不吃就急匆匆地进到包子铺斜对面的幼儿园里开始工作。
挂断这例行的语音通话后,叶凡骑上车子继续行驶在上班路上。路上的上班族们如潮水般匆匆涌动,有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仿佛对新的一天充满了期待和憧憬;有的则带着浓浓的起床气,眉头紧皱,满脸的不情愿。每个人都在朝着各自的目标前进,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开启着这新的一天。
这早早地出门,就是为了和涟漪享受着这宝贵的半个小时的聊天时间。此时离叶凡的上班时间还要早上一个小时呢,与其他匆匆而过的行人不同,叶凡的车子骑得很慢,几乎慢到了行人的步速。这样的龟速行驶,给了叶凡大脑一丝想事情的机会。
他想起的是自己第一次去北京见涟漪,自五月份涟漪和叶凡把事情说开后,每次相逢都是涟漪买火车票来内海。一来二去地叶凡有点不忍心了,于是就在一个周末买了高铁票去了北京。他现在还能清晰地回忆起当时告诉涟漪自己在北京时她那种惊讶又高兴的心情。那是一种难以言表的喜悦,仿佛整个世界都在那一刻变得无比美好。高铁很快地到达了北京南站,出了站没多远就是地铁站,过了闸口,叶凡便看见一个小小的身影。尽管距离有些远,人群熙熙攘攘,但叶凡很快地就辨认出那是涟漪。两个人都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朝着对方的方向奔跑着,然后紧紧地拥抱在一起。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周围的喧嚣都已不再重要,只有彼此的温度和心跳,传递着深深的思念和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