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时,天色湛蓝,日落西山。早已到佛堂前的昇平署官,开始在月供前念斋意,吟唱乐声声入耳。后宫众人在皇后的带领下,已在养心殿前齐集,入殿后,众人在佛堂前停下了脚步,被各自引导至指定位置跪好,等待皇帝到来。
外面钟鼓乐与吟唱声响,皇后与众妃嫔到的通报声洪亮,胤祥跟在胤禛后面,将要迈过门槛时,拉了拉胤禛腰上的方版白玉朝带:“不然我不要去了吧,我现在不是应该在怡亲王府吗?”胤禛回头:“谁规定的?”胤祥吱唔道:“向来如此……大清会典应该也写了。”胤禛感到好笑,牵上了胤祥的手:“向来是皇帝说了算,至于大清会典也只规定了皇帝做什么,我家王也太严格要求自己了。”胤祥自知胤禛说的都是对的,自己反驳不了,收回手,继续乖乖跟着。
皇帝从养心殿出到佛堂前,周围是一众宫人,身边是有点尴尬但此时显得很正直的怡亲王,两人各着月白色朝服,胤祥的颜色更浅淡,也细小许多,看起来区别也算明显。佛堂前的众人都已跪伏在垫上请安,甚至没注意到还有怡亲王在。胤祥看到这么妥帖的场景,方才有点担忧的心也放下了。皇帝依礼祭月,在供台前拈香、行礼。其后,按理是后妃们带宫女行礼。胤禛却回了身,示意胤祥上前。供台朝东,月升起,胤祥那有些清冷的脸在周围的灯火下柔和不少,这时倒丝毫不怯场了,向胤禛眨了眨眼就上前跪到了他旁边的垫子上。
胤禛跪在原地,与胤祥一起对着月再行了一遍礼,又用目光将胤祥留在了身边。接着便是皇后、贵妃、妃等,依次在自己位置上对月行礼。这时,她们才发现今日怡亲王在宫里。不过,她们能有什么想法呢,只觉得这个弟弟皇帝最喜欢,以前中秋也在,这样团圆的时候,怎么能少了他,自己拜完便安分等着下一步。不过每当轮到自己儿子,她们也还是会不禁偷偷看一眼儿子的表现,确认都还算妥帖,又放心又自豪,自己的儿子终究不比别人的差。皇后现无子,心思也最简单,只想赶紧行完礼回宫。旁边的年贵妃还一副很虚弱的样子,提不起精神来,也没什么多余的盼头,不时有气无力地照看两下身边的福慧。
众人行完礼,皇帝上的香也燃尽了。总管太监接着请皇上和怡亲王一同将供桌上的月光神码焚化,焚毕,便撤了供。胤禛带着胤祥一同上前,将那最大的月饼按照礼仪包在精致的布里,由下人收敛了,待除夕再取出,分与家人,表团圆祝福。接着,他们走到那已按纹饰切成若干份的三斤月饼边,准备分赐下去,胤禛示意胤祥来做。
胤祥顿了一下,坦然接受,不太熟练地取过宫人备好的第一盘,递给了胤禛:“皇上请。”胤禛嘴角控制着,微微扬起,接过放在一边的桌上。随后他将无所适从的胤祥拉回了身边,开始熟练地分起来,先给胤祥,接着按位分高低,母亲和儿子一起发。从皇后、贵妃到齐妃、熹妃、裕嫔、懋嫔,后面那些皇后新招的宫人,胤禛是完全不认识了,耐不下心,让旁边的总管太监苏培盛安排着,自己带着胤祥离开了。
胤禛牵着胤祥,绕过竹屋,从后门出了养心殿,穿过西六宫,从西边的门进了御花园。胤祥在前,胤禛在后,登上了堆绣山,没一会儿,已是坐到了御景亭里。
圆月清清明明当空,酒盏盛酒,桌上还有一小盘月饼,是从胤祥做的那个大的上切下来的。周围没了那么多人,两人又松了口气,坐在亭子里,相对一笑后彼此倚靠着,仰看那轮圆月。
胤禛拿起一块月饼给胤祥:“这个好吃。”胤祥舒服靠在胤禛怀里,一边吃一边念叨:“你就这样把人扔了。”胤禛只道:“我坚持很久了。”胤祥在胤禛怀里更陷进去了些:“好吧,那个还没尝。不过这个确实是你更喜欢的。”顺手将自己手里的那块凑到胤禛跟前,胤禛低头咬了一口:“很甜。我喜欢吃这样的。”眼睛看向胤祥。
月圆,御花园不时有一点虫鸣,对面的景山在月下显得渺小,只剩轮廓与殿中的光,亮的大概是寿皇殿。御景亭里风不大也不小,吹得人心旷神怡,带着一些秋日的花草香,温和而萧瑟。胤禛将胤祥抱紧,两人脸依偎着,清清静静。胤祥吃完手上的一块,念叨着“举杯邀明月”,便将酒盏端了起来对向明月,“胤禛,来干一杯。”胤禛抱着胤祥,拿起另一盏,轻轻将酒杯敲在胤祥手中的杯盏上,发出清脆一声,低头吻了吻胤祥额头道:“但愿人长久。”随后两人默契地对月一饮而尽,只觉味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