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金缕衣[清] > 第42章 清明二三事

第42章 清明二三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二人就这样在宫里过上了安宁的两日“养病”日子。胤祥恢复得顺利,皇帝也没真能将正事抛诸脑后,许多事纷繁而至。

太常寺在初二日奏报,初六日孟春享太庙,上应亲诣行礼,初三日需将斋戒牌、铜人送到乾清门安放。每年这个时候实际也是指婚的时节,胤祥从未提起,胤禛心中却已是在忖度该如何妥善为弟之儿女许配亲事。初三这天,胤祥身体已经恢复得差不多,可以自由在宫中行走,他先是走到造办处去看顾了一会儿,又散了几步闲,看到宫中有太常府的人正捧着斋戒牌与铜人往乾清门去,心中仿佛被提了个醒。又走了一会儿,便听胤禛的嘱咐回了养心殿,才踏入,看到养心殿里跪着淳郡王允祐,带着他的福晋,正在为将弘舒立为长子谢恩。见胤祥回到殿中,胤禛很快地让对方起了,允祐转身向怡亲王行礼问安,胤祥回了:“兄长好,恭喜。”允祐没有再多逗留,就退了出去,心中也不禁思索道:“怡亲王看起来也不像大病初愈。”但也懒得多想便退了出去。

皇帝看胤祥来了,心中喜悦:“王弟很乖,回来很快。”怡亲王已是习惯对方这副虚伪的样子,刚才出门的时候,明明是他威逼恐吓自己要尽快回来的。想起方才所见所忆,也就直接对皇帝说道:“我的大格格好像到了婚龄,你安排吧。”胤禛回道:“是,王子都有归宿了,我们女儿是要安排上。”怡亲王白了皇帝两眼,就自顾自走进书房去了。没过两天,皇帝便为怡亲王之女选定了良配,顺便也将廉亲王之女,礼郡王之女,大将军王之女封了和硕格格,并为她们也做了安排,但都明显不如怡亲王之女。

且说回今日,怡亲王回到殿内,就开始管自己批起这两天积压下来的折子,第一折便是工部送上来的奏销孝惠章皇后丧仪钱粮事折,小小一个丧仪零零碎碎的钱款,这些人都没能真的报仔细了,漏洞百出,胤祥看得不禁头大。已经在一旁安生地批起自己折子的皇帝好像很敏锐地感知到怡亲王的不悦,自觉地凑到胤祥身边来一望,也感心烦:“这个允禩还能不能管好工部,这样一个帐也好意思交上来,那日说起军事侃侃而谈,自己的分内事倒是做得如此随便。”将这折子拿过来就说:“别看了,打回去,让他重写,写到清楚为止,无需再看他。”胤祥心想也是,皇帝这样说都是心情好难得给允禩留面子了,于是不再纠结这一折,放在一旁。刚想接着看,凑过来的胤禛又舍不得离开了,两臂环上胤祥身体两侧,将他搂了过去。胤祥刚想让对方松开,对方的手倒是自觉松开了,只听见胤禛疑惑地问到:“弟袖子里好像有东西?“胤祥被提醒,这才突然想到,方才去造办处又取了一付嵌松石赤金手巾束,前日在床上见皇帝将那条手帕做那样用途,其上的手巾束貌似掉落床下去了,也懒得再去找,今日又从造办处拿了一个,准备半夜偷偷挂回皇帝腰带去就好,谁知道又被发现了。于是也就大大方方掏了出来:“手巾束。”胤禛一看这玩意儿就懂了,快乐地接了过去,一边挂在自己的腰上,一边回胤祥:“多谢王弟费心。”胤祥对皇帝现今脸皮的厚度十分敬佩,也不与对方争,接着看自己的折子,旁边的皇帝也就只管自己乖乖坐着去了。

胤禛接下去看到张廷玉的折子,真是难得张廷玉今日没来,折子里说前天回去才想起自己没有将祭祀之事秉清楚,只记得关心王爷身体了,所以在折子里又汇报了一通,在最后,还请奏问道,孝懿仁皇后(皇帝养母佟佳氏)家中的一等公佟图赖、佟国纲、佟国维是否需要定期去祭。胤禛思索一二,如今朝中大臣算得上忠心的仍不多,还是拿出点态度鼓励才好,于是批复道:“建此几人祠,春秋致祭。”而后便想到前两日军事会议的几人,也都算是尽心尽力,如今奖赏得也不算多,就马尔赛是个一等公,还是得再表示一下,让这几人更勉励些,便又下旨:“加吏部尚书兼步兵统领舅舅隆科多,保和殿大学士马齐,川陕总督年羹尧俱为太保。”刚下旨,外面就通传齐妃到,皇帝刚想说后妃不得擅入养心殿,何况弟最近还在此休息,还是把她赶回去,没想到旁边正在批折的弟弟倒是抬头,对着皇帝看了一眼,好像是不让自己拿他当借口,只好作罢,摆摆手让她进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