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虐文女主要登基 > 第34章 举例(修)

第34章 举例(修)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王萍道:“爹,您别说了!”

“干什么?我非要说!你这不听话的小.贱.人,也不知道我这辈子做错了什么,会有这样的女儿……”

王萍的脸难受得通红,不敢再说什么。

王巧儿和王书香的父母也开始骂自己的女儿,三个姑娘只能低着头,紧咬嘴唇。

姜柠看不下去了,大声道:“说了不许喧哗!你们这般凶狠地责骂女儿,不知道的还以为她们败光了财产呢,或是婚前就生了七八个私.生.子呢。她们三个已经说了,在她们临死之前,愿意把一部分财产留给侄子,以求得到祭祀,这样也不行吗?”

王萍父亲道:“若是她们不嫁人,财产本就该留给侄子,还想留给谁啊?至于让侄子祭祀她们,这是万万不能的,没这个先例。”

王巧儿父亲道:“没错,这个先例一开,会造成很坏的影响!我还希望我的小女儿能嫁人呢,将来我也会有孙女,万一孙女们也学她们这样不嫁人,那可怎么好?”

王书香父亲道:“没错,不能让她们开这个坏头!”

王书香母亲道:“没错。而且,她们若是真不嫁人,我不信她们会留有遗产。有儿子才有赚钱的动力,像她们这样没丈夫、没儿女,怎么可能用心赚钱,只怕死了之后半文钱也留不下来,将来我的孙子、重孙才不会祭祀她们。”

王书香气笑了:“只有您才把儿子当成动力,我就算没家庭,没后代,照样会赚足够多的钱。”

王书香母亲不屑地道:“我才不信。”

王家村的几位长辈,自从来了之后一直没有说话。

此时,一位须发花白的老者走上前来,对姜柠说道:“公主,刚才其他人的话,我都听得七七八八,也都大致了解他们的诉求了。我身为王家村年纪最大的长辈,想说几句话,不知可不可以?”

姜柠道:“当然可以。”

村长也道:“大叔公,您有什么话就说吧。”

大叔公道:“这三位姑娘和父母的矛盾,主要在于嫁不嫁人。跟村里的矛盾,主要在于上不上族谱。依我看呢,不嫁人的姑娘虽然少,但也不是没有。书香她们已经长大了,可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了。既然她们选了这条路,必然有她们的考量,我们做长辈的也不要过多干涉了。

再说,谁说不嫁人就一定过得不好?嫁了人就一定过得好?就说我们王家村,嫁进来的媳妇们,被丈夫打的,喝毒药自尽的,上吊自尽的,投河自尽的,那可不在少数啊。反倒是有一个一直没嫁人的老姑奶奶,从年轻时就住在后山上,很少下来,所以现在的晚辈们都不认识她,我却是认识的。她今年已经九十岁了,眼不花,耳不聋,精神好得很。

这日子过得怎么样,关键在于自己,不在于别人。”

三位姑娘纷纷点头,可三位姑娘的父母却想反驳。

大叔公看懂了三对父母的神色,劝道:“我知道你们想说什么。可是,人各有命,儿孙自有儿孙福。做父母的,为儿女考虑是不错,但是也不代表你们所想的那条路就一定是对的。我活这么大年纪了,什么没见过?

就说村东头的桃花婶,家里一直很穷,她的兄弟姐妹们呢,都比较有钱。后来她男人王老六还瘫痪了,这日子越发难过了。她的父母一心想接她回去,让她改嫁给有钱人,她的兄弟姐妹们连相亲对象都找好了,可她就是不愿意,非要守着瘫痪的王老六过日子。

那些年,她父母也是骂她没出息,说她蠢,什么难听的话都说过。可后来呢,桃花婶的兄弟姐妹家里都出了事,变得一贫如洗。桃花婶家里却逐渐发家了,她男人的病也好了。桃花婶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反而要受桃花婶和王老六的照顾。

可见啊,眼前的好也未必是好,眼前的坏也未必是坏。

再说我那侄儿王顺,几年前非要把果园里的果树砍了,种棉花。可是,咱们这儿,棉花一向不好卖,反而是水果好卖些。他的妻儿就一直阻止他种棉花,什么法子都试了,也骂了他很多次,甚至要跟他断绝关系。

可是我那侄儿,就是坚持自己的想法不动摇。后来棉花收获了,刚好有一些外地客商来收购棉花,出的价格很高,王顺那一年赚的钱,是往年的六七倍。他这时候才解释说,他之所以改种棉花,也是考察了外地的市场,深思熟虑做出的决定,只是一下子解释不清楚。

他把收入的一半给了妻子和儿子,他妻儿欢天喜地的,说的全是好话,也不骂他了。

这些事情,其实跟嫁不嫁人有相通之处。你们眼下觉得嫁人是好事,不嫁人很丢脸,可从长远来看,谁说得清呢?

也许,书香她们不嫁人之后,反而能有一个比较好的结果,不如就顺其自然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