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战神。
好名字,真是好名字啊!
朱元璋怒极反笑。
而那边牧以茹还在跟观音婢感叹,“我之前只听说过李景隆50打800的事,但没想到除了这个,李景隆还有这么多光辉事迹啊!”
“50打800?”观音婢疑惑。
“50万大军打800……叛军。”牧以茹纠结了一下用词。
“没打过??”观音婢震惊。
虽然店主人没有直说,但能和大明战神联系在一起的战绩,又能是什么好事?它定是古往今来独一份的。
要知道朝廷出兵镇压乱贼可不是什么稀罕事。
虽然50万对800的这种规模不常见吧……
“是啊,没打过。”
听见牧以茹亲口确认,朱元璋不再生气。
他只觉匪夷所思。
朱元璋打了一辈子的仗,经历了大大小小近千场战役,从未听过如此悬殊的兵力,更遑论这样离谱的战事了。
50万打800,输了!
朱元璋回头看向朱棣。
此时的朱棣已经把他的茫然藏了起来,只目露担心,镇定点头。
对,是有这么回事,只是咱担心爹的身体,刚刚没敢说。
朱棣无声传达这样一句话。
看到朱棣也认下此事,朱元璋踉跄两步。
但牧以茹没看见。
她还在和观音婢感叹,“说起来,朱允炆也是个挺好的君主啊。”
“什么?!”一直被牧以茹夸作帝王典范的李世民震惊扭头。
那个朱允炆是好君主,那我是什么?他那样的皇帝的典范吗?!
李世民难以置信。
可惜,牧以茹也没看见李世民那要震成振荡器的瞳孔。
“那李景隆的仗都打成那副模样了,作为君主的朱允炆都还护着他,这对于李景隆而言,这难道不是个好君主吗?”
牧以茹甚至还有些疑惑李世民在震惊什么。
“这就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吧!”牧以茹无限感慨。
听到这话,李世民震出涟漪的瞳孔恢复平静。
他虽然不知道牧以茹从朱家君臣联想到了什么,但李世民知道,这句话应该不是用在这种情景中的。
而朱元璋更是被暴击。
用人不疑的前提是识人有术啊!那朱允炆他哪里有识人之术了?!
朱元璋暴怒,并选择性地忘了朱允炆是他亲自定的皇太孙,李景隆是他亲自封的太子太傅。
而一旁的朱棣自然也不可能提醒他。
要是说了,他就要被迁怒了。
朱棣只是在想,那李景隆何时打过50万对800人的战役?
朱棣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
算了,可能是我儿、我孙给咱美化了。
朱棣不再追究,只继续细心看护老父亲。
他爹啊,就是气性大!
朱棣默默叹息。
而刘彻却接上了话,“所以朱允炆的皇位丢了啊。”
“……也是。”牧以茹应道。
朱元璋的心更痛了。
“所以那朱允炆没有儿子吗?”墙外不知是谁在低声问道。
寂静无声,无人回答。
刚刚好似无处不在的永乐朝臣好似一瞬间都消失了,只余光杆司令朱棣,和他爹朱元璋。
“有啊,当然有。”朱元璋冷笑。
“朱允炆还有儿子呢?”牧以茹惊讶。
说实话,牧以茹的声音真的非常非常小了,可是这等级的提升啊,就是会带来一些难以掌控的变化。
朱元璋的情绪被打断。
但朱棣的情绪酝酿好了。
“有,允炆有一子,名文奎。”朱棣先回答牧以茹的疑问,而后对着朱元璋说:“文奎年岁太小……”
朱棣话只说一半,但听那话音,就知道朱棣没有说出口的是什么。
年岁太小?
哦,夭折了。
这个牧以茹知道。
但知道的不多。
朱文奎,朱允炆长子,洪武二十九年出生,朱元璋去世时,刚一岁半。
这个岁数的孩子正是容易夭折的年纪,但朱文奎却健健康康地长大了,长到6岁,和他爹朱允炆一起失踪了。
自此,下落不明。
当然,6岁的孩子也正是容易夭折的年纪,要知道,他大哥的长子朱雄英可是8岁没的。
朱棣可一点没骗他爹啊。
至于是几岁夭折,是怎么个夭折法,那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而朱允炆的另一个儿子,朱棣也没提。
毕竟他爹不知道、不认识的一个曾孙,提了有什么用呢?左不过是让他爹再伤一回心罢了。
朱棣瞒下建文三年,aka洪武三十四年出生的朱文圭。
“那允熥、允熞和允熙呢?”朱元璋问道。
朱允熥,朱标三儿子,洪武十一年生人。朱允炆的异母弟,朱标长子朱雄英的同母弟。
朱允熞,朱标四儿子,洪武十八年生人。朱允炆的同母弟。
朱允熙,朱标五儿子,洪武二十四年生人。也是朱允炆的同母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