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是孩儿饿了。你也饿了。”阎寻温柔地回。
“哎呀,我想到了!”徐芝眼里雀跃,抓着他的一只手笑着道:“既然他们不想拿东西回去,我们也不想带回家,那就叫人在衙门门口支个大锅,将东西煮了,好叫城中穷苦百姓来装一碗回家吃?”
“嗯,真是妙啊。”阎寻心里一震,“我都还没想到呢。就这么办!”
于是他就叫了陈絹来,叮嘱了一番。
陈絹来登时是来了劲,他看了两眼面色有些不好的两个京官,对着身边的同袍们使了个眼色,见大家去叫护卫队伍停下后,这才打马到了一边,扯着嗓子喊道:“各位父老乡亲,大家静静,我们大人有话要说。”
等人静下来后,阎寻从马车下来,对着周围抱拳后,朗声道:“诸位的心意,我与内子实在感激,十分的感动。只是这次从京城来,也带了许多的吃食,不能再多吃大家伙的东西。待会我带些青菜回去,与内子一起品尝一番。多谢大家。”
大家伙又是一番的激动,说不用谢。见阎寻还有话说,就又安静下来。
只听他道:“我们衣食丰足,但也有人家中不甚好,一年到头吃不了一点肉。今日,阎某就厚着脸皮,借花献佛,用你们送的这些腌肉给城中那些急需这顿肉的百姓吃,算是我阎某与大家伙一起做的行善积德,不知大家意下如何?”
大家听了,有点愣愣的,随后在某人高呼中齐齐说“好”。那声势浩大,可叫罗、杜两人越发的震撼,也越发的忌惮阎寻。
大家伙跟着阎寻他们去了府衙那边。
有人更是帮着垒砌灶台,有的帮着切洗腌肉、青菜,还有的人觉着自己嗓子大,脚力好,竟是去旁边叫那些家里实在艰难的人家快来取肉汤。
阎寻将徐芝安顿好,陪着她用了些吃食后,确定她睡着了,他才换了一声衣裳出门。
而这时候,府衙前的两口平常用来烧赈灾粮食的大锅,已经将混着肉与青菜的汤煮开了。
见着他出来,一直守着的陈絹来急忙过来告诉他,“大人,很快就好了。待会每户都能装一海碗。”
“好。”阎寻看着大家伙满心期待地等着,心里并没有太多的欣慰。若是自己能耐足够,应该是家家户户都是他们自己有腌肉煮,而不是这样等着接济。
小半个时辰后,开始了分发肉羹。
分到肉羹,感受着手里的温度,每个人都红着眼睛过来给阎寻磕头。
阎寻躲开,威胁他们,若是他们再磕头,他就回去了。
想看他的百姓们,只好端着碗来,以鞠躬代替磕头。
阎寻还是有些受之有愧,想转身之际,却是发现了不远处的好些个乞丐。
“絹来,没叫他们吗?”
陈絹来顺着阎寻的示意,看向了缩着脑袋期待又不敢过来的乞丐们,他有些不好意思,“大人,是属下的错。我没想到他们。”
这时候,一直盯着阎寻看的捐腌肉的百姓闻言走了过来,躬身道:“大人,也是我们考虑不周。都没去叫那些小叫花儿们呢。那我们再捐一些米来,再放点肉与菜进去,也好叫他们好好吃一顿?”
阎寻婉拒了,“米粮这些,就由我出吧。”转身吩咐了另一个人,去那堆从京城带来的米粮中,取一斗来熬粥。
同时,他领着陈絹来走向那些个乞丐儿。
见阎寻等人过来,那些个乞丐儿脸上都浮现了恐惧与担忧。但是也不知是不是肉香威力更大,他们强忍着对阎寻他们的害怕,竟是死死地站在那里,低着头不看他们。不是,应该是说已经懂事的乞丐儿都不敢直视阎寻,只有那些不到五岁的小乞儿们,直愣愣地抬着乌糟糟的小脑袋,嗦着乌黑的手指头看着他。
也许是看到阎寻眼里没有厌恶与嫌弃,又或者是觉得阎寻不是那么可怕,不会打骂他们,有个约莫四五岁的小“黑”人看着阎寻,迈着小步子走到他跟前,仰着头小小声道:“哇,大人好好看。大人来,是给小肉包送肉汤的吗?”
她的话,让后面年纪稍大的乞儿瞬间回神,头冒冷汗地走过来,一把将她抱住,想将她抱回去。
阎寻伸手拦着他,“不怕。我就是想来看看你们,想问问你们,我请你们吃粥,你们可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