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铭川今日待的晚了,出宫时元宝在宫外等得急了,眼看宫里要落锁才看到宋铭川的身影姗姗来迟,忙迎上去,“公子你可算来了,我都担心您被那四皇子吃了呢,您还好吗?饿了吗?人没事吧?头还疼吗?等等,您披风呢?”
一口气六连问不带喘。
宋铭川听着这叨叨叨叨,两眼一黑——这小子德行怎么和李伟一模一样,每次都在宫外等着,生怕他被裴晏一口吃了,这脾气和李伟见他第一次进片场时简直如出一辙,该不会作者写元宝时还找了李伟当参考。
好像也不是没可能,又是旁边伺候的,又是这个老妈子性格。
也不知道李伟看到元宝会作何感想。
他教了裴晏一下午做人,此时已经口干舌燥,头也突突地疼,揉了揉太阳穴,企图把元宝的“魔音灌脑”赶出去,“先上车……”
元宝大发慈悲地住了口,把他搀上马车。
一直到房间里,宋铭川才感觉出极度的疲惫,大脑嗡地一声响,浑身就像散了架,裴晏的屋子里没有灯也没有黑板,他只能在院子里教了对方一下午,自然也吹了一下午风。
他的发烧才退下去没两天,此时还是虚弱无力的,对着裴晏其实都在硬撑。
……别又烧起来,他撑着给自己倒了杯茶灌下去,又倒一杯,猛猛炫上大半壶才停,慢慢平复自己的呼吸,叫上元宝,“帮我找些木炭来,再找几个手艺师傅,待会我教他们做些东西。”
他这身子可不能再吹风了,下次教书还是在屋子里才好。
元宝慌忙打来热水让宋铭川洗漱,叫厨房上了菜,又赶快去叫大夫给宋铭川看,晚间宋铭川果然又发起了低烧。
元宝给宋铭川端上药来喝,忍不住就开始抱怨:“我就说那四皇子不是个什么好东西……公子您一靠近他烧就又起来了,可见人家说他不祥都是真的!”
宋铭川本来还在嫌药苦,听到半句,眼神瞬间如刀似的刮向元宝:“嗯?”
他骤然严厉下来,元宝打了个哆嗦,不敢再提,宋铭川却没放过这茬,他缓缓开口:“谁和你提说他不祥?”
语气不重,但是听着让元宝背后起了点汗。
元宝老老实实接话:“咱们后厨的张大娘,从您被点了做四皇子老师后就一直在说了。”
“之前你可曾听过这类话?”
“还,还好吧。”元宝挠挠头,也觉得有点奇怪,“说来也是,之前也有人私下里嘀咕四皇子,但说这话的人不多……张大娘来后,整个府里不少人都在提这事儿了。”
宋铭川眼神沉了下来。
裴晏只不过被点了个老师,就显然有人坐不住了。
“元宝,”他思索片刻,“你明日去盯着点张大娘,看看是谁把这消息传给她的,若是查出来了,张大娘那份月钱以后就是你的了,若查不出来,就把她这几日说的话原原本本告诉我,我再赏你一吊钱。”
元宝当即瞪大眼睛,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有钱拿,欢欢喜喜点头答应着下去了。
——还真和李伟一模一样,只要有钱什么都能干,加班都行。
宋铭川见他走了,便起身去书架旁,开始找书。
要教裴晏为君之道,性格上他要手把手纠正,但为君具体怎么做,那自然是要有能看得见人间的眼睛。
其实现代的不少教育课程是很适合的,比如地理、生物、历史一类,能够让裴晏从不同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但现在这些都没有。
宋铭川思索许久,在书架上挑中一本《方略游记》。
这本游记囊括了这整个雍朝里几乎所有方位的风土人情和著名的山川河流,从游记里着手再引入历史、生物、地理都要更引人入胜。
他再还想再挑,想到什么,又挑了几本书后,犹豫片刻,转头拿起了《孝经》。
临水轩。
裴晏慢慢用完了饭,因为下午吃过宋铭川给的点心,晚上再吃饭时,哪怕是难得的热饭菜,他也放慢了速度。
福来殷勤地打了水给他洗漱,忙前忙后收拾桌子,另外两个小太监皱着眉,插不进手。
“偏偏点了他……”一名小太监盯着福来,很是不屑,又有点嫉妒。
“嘘。”另外一名太监拉了拉他的袖子,“今儿不知道怎么了,四皇子来了这几个人,只怕有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