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呜咽,如泣如诉,为太后的离去奏响哀伤的挽歌。铅灰色的云层沉甸甸地压在皇宫上方,让整个皇宫沉浸在一片肃穆的白色海洋中,每一处角落都弥漫着沉重的悲恸。宫人们身着素白的丧服,衣角随着他们匆匆却又格外沉重的脚步飘动,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哀伤,仿佛这片愁云惨雾永远也无法消散。
太后的灵柩停放在主殿之中,四周被布置得庄严肃穆。高大的白色蜡烛在灵柩两旁静静燃烧,豆大的火苗微微摇曳,散发着微弱而昏黄的光,将灵堂照得影影绰绰,更添几分凄凉。四周摆满了洁白的菊花,那淡雅的花香与空气中的凝重气息交织在一起,似有无尽的哀愁在空气中弥漫。灵柩上覆盖着华丽的锦缎,上面绣着象征皇室尊严的金色图案,在昏暗的光线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似乎在诉说着太后曾经的辉煌与荣耀。
皇帝身着白色的丧服,头戴孝冠,那孝冠上垂下的白色流苏轻轻晃动,仿佛是他无尽的哀伤在流淌。他面容憔悴,脸颊微微凹陷,双眼布满血丝,眼神中满是痛苦与迷茫。他静静地跪在灵柩前,一动不动,仿佛一尊凝固的雕像,时间在他身上仿佛已经停止。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与太后相处的点点滴滴,那些温暖的瞬间、严厉的教诲,如今都化作了无尽的思念,如潮水般将他淹没。
犹记得儿时,皇帝在御花园中玩耍摔倒,膝盖擦破了皮,是太后匆匆赶来,心疼地将他抱起,一边温柔地吹着伤口,一边轻声安慰;还有每次他在学业上遇到困难,想要退缩时,太后总是严厉地教导他,鼓励他要坚持下去,成为一个有担当的君主。
这些回忆如同珍宝,此刻却成了他心中最痛的刺。那时,太后总会把他抱在膝头,耐心地讲解着治国之道,从民生疾苦到朝堂制衡,从军事谋略到文化传承,每一个话题,太后都能深入浅出地阐述,让他在懵懂中逐渐理解身为帝王的责任。
苏怀玉同样身着素服,她的发丝简单地挽起,插着一根素净的银簪,神色哀伤。她迈着轻柔的步伐,缓缓走到皇帝身边,小心翼翼地蹲下,生怕惊扰了这份沉重的哀伤,柔声道:“陛下,太后一生操劳,如今她在天上,也不愿看到您如此哀伤。还望陛下节哀,保重龙体,这也是太后所期望的。”她的声音轻柔而温暖,像是黑暗中的一丝微光。
皇帝缓缓转过头,动作迟缓而沉重,看着苏怀玉,眼中满是痛苦与迷茫,声音沙哑得如同砂纸摩擦:“怀玉,朕自幼便由太后抚养长大,她对朕恩重如山。如今她突然离去,朕实在难以接受。”说着,皇帝的眼眶再次湿润,泪水不受控制地顺着脸颊滑落,滴在冰冷的地面上,溅起小小的水花。
苏怀玉心中一痛,仿佛那泪水也滴在了她的心上。她伸出手,动作轻柔地为皇帝拭去泪水,安慰道:“陛下,太后虽已离去,但她的爱与教诲会永远陪伴着您。您还有这天下百姓,需要您的庇佑与治理。”苏怀玉的声音轻柔而坚定,如同一束温暖的阳光,试图穿透皇帝心中的阴霾。
皇帝深吸一口气,胸膛剧烈地起伏着,努力平复着情绪,他看着太后的灵柩,缓缓说道:“怀玉,你知道吗?这玉扳指背后,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皇帝的眼神中透露出追忆的光芒,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