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寒风裹挟着肃杀之气,无情地席卷了整个皇宫,愁云惨雾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牵引,沉甸甸地压在每一处宫墙、每一片琉璃瓦上。太后的寝宫,静谧得近乎死寂,仿佛时间都在这里凝固,唯有窗外的风声,如同一头被困住的猛兽,偶尔发出凄厉的嘶吼,徒劳地想要打破这令人窒息的沉闷。
太后静静地躺在雕花楠木大床上,这张承载了她无数个日夜的床榻,如今却显得格外冰冷。她面容憔悴,原本饱满的脸颊如今深陷下去,皮肤失去了往日的光泽,变得粗糙而松弛,仿佛秋日里凋零的花瓣。气息微弱得如同风中残烛,每一次呼吸都伴随着艰难的起伏,但她的眼神却透着少见的平和,宛如一潭平静的湖水,波澜不惊,让人难以捉摸其中的深意。
苏怀玉得知太后病重的消息后,心急如焚,连头上的发簪都来不及仔细整理,便匆匆朝着太后寝宫赶去。踏入寝宫的那一刻,一股压抑的气息扑面而来,她的心中猛地一揪,脚步不自觉地加快。看到太后虚弱的模样,苏怀玉的眼眶瞬间湿润,快步走到床边,声音里带着哭腔,轻声唤道:“太后,怀玉来看您了。”
太后缓缓睁开眼,那眼皮仿佛有千斤重,每抬起一分都耗费了她极大的力气。瞧见苏怀玉,她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虚弱却又满含欣慰的笑意:“怀玉啊,你来了,坐到哀家身边。”苏怀玉依言坐下,小心翼翼地握住太后的手,那双手瘦骨嶙峋,冰冷得如同冬日里的寒冰,让人心疼不已。
“怀玉,哀家这一辈子,都被困在这深宫里,就像一只被困在金丝笼里的鸟儿,看似享尽荣华,实则身不由己。”太后的声音沙哑而低沉,仿佛从遥远的岁月深处传来,带着几分感慨,又透着无尽的沧桑,“这后宫的争斗,比战场上的厮杀还要残酷,每一步都如履薄冰;朝堂的权谋,更是错综复杂,让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它们就像两把无情的刀,把哀家的青春和热血都一点点地耗尽了。”
苏怀玉静静地听着,眼中满是敬重与关切。她微微前倾身体,专注地捕捉着太后的每一个字,仿佛在聆听一段被岁月尘封的历史。太后一生都在权力的漩涡中挣扎,辅佐两代帝王,见证无数兴衰荣辱,此刻的倾诉,定是积压许久的心声,每一个字都承载着沉甸甸的回忆。
“你和哀家不一样,你有想法,有胆识,哀家知道你推行女子科举是为了天下女子。虽说现在阻力重重,但别放弃,要坚持下去。”太后紧了紧苏怀玉的手,那力度虽然微弱,却传递出一股坚定的力量,语重心长地说,“这天下的女子,不该被那些陈旧的规矩束缚一生,你要为她们闯出一片新的天地。”
苏怀玉眼眶微红,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用力地点点头,坚定地说:“太后放心,怀玉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哪怕前路艰难险阻,布满荆棘,也会为女子的未来拼出一条光明大道。”那眼神中闪烁的光芒,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充满了决心和勇气。
太后欣慰地点点头,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温柔,像是春日里的暖阳,轻轻抚摸着苏怀玉的脸庞:“这后宫的日子,沉闷又压抑,就像一潭死水,没有一丝波澜。你还记得那些你讲给哀家的话本故事吗?那些充满爱恨情仇、自由洒脱的故事,哀家听着,就好像看到了不一样的人生,那里有广阔的天地,有肆意的欢笑,比起那些枯燥的奏折,可有趣多了。”说到这里,太后的嘴角微微上扬,似乎回忆起那些故事中的情节,脸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