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无歧与之展开了激烈的搏斗,两人你来我往,互不相让。谢无歧凭借着精湛的武艺和灵活的身法,巧妙地躲避着战斧的攻击,同时寻找机会反击。战斗中,局势瞬息万变,谢无歧一个不慎,被对方的战斧划伤了手臂,锋利的斧刃划过他的战甲,鲜血瞬间染红了衣袖。但他紧咬牙关,忍住疼痛,继续战斗,眼神中透露出不屈的意志,仿佛伤痛无法动摇他分毫。
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我军虽顽强抵抗,但面对蛮族的精锐部队,仍伤亡惨重。战场上横七竖八地躺着士兵们的尸体,鲜血染红了土地,一片惨烈景象。谢无歧深知这样下去不是办法,继续硬拼只会导致全军覆没。他一边指挥部队且战且退,利用地形优势与敌军周旋,一边派人火速向朝廷求援,希望能得到支援,扭转战局。
战报以最快的速度传回皇宫,整个朝廷震惊不已。皇帝得知谢无歧受伤,北境战事吃紧,局势危急,龙颜大怒,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笔墨纸砚都被震得跳了起来:“这些蛮族竟敢如此嚣张,背信弃义,朕定要让他们付出惨痛的代价!”皇帝在朝堂上踱步沉思,脸色阴沉得可怕,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
众大臣们也都面露担忧之色,纷纷进言。有的大臣建议增派援兵,认为只要兵力充足,便能击退敌军:“陛下,当务之急是立刻增派大军前往北境,支援瑞王,以解燃眉之急。”有的主张与蛮族和谈,试图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争端:“战争只会带来更多的伤亡和损失,不如与蛮族和谈,以换取边境的和平。”但都被皇帝一一否决,皇帝认为增派援兵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和谈则是示弱的表现,只会让蛮族更加嚣张。
最终,皇帝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御驾亲征。他认为,只有自己亲临战场,才能最大程度地鼓舞士兵的士气,激发他们的斗志,彻底击退蛮族,保家卫国。皇帝看着满朝文武,目光坚定,神色严肃地说:“朕身为一国之君,如今国家有难,将士们在前线浴血奋战,抛头颅、洒热血,朕又怎能坐视不管?朕将御驾亲征,与将士们并肩作战,定要将蛮族赶出我朝边境,捍卫国家的尊严和领土完整!”
此决定一出,朝堂上一片哗然。有的大臣极力劝阻,担心皇帝的安危:“陛下乃万金之躯,关乎国家社稷,是天下百姓的主心骨,怎能轻易涉险?前线之事,可派得力将领前往,陛下坐镇后方,统筹全局,才是万全之策。”但皇帝心意已决,他神色凝重,缓缓说道:“朕心意已决,此次亲征,不仅是为了击退敌军,更是为了向天下彰显我朝的威严,让百姓安心。朕要让所有人知道,我朝不可欺,犯我疆土者,虽远必诛!”
于是,皇帝开始着手筹备亲征事宜。他精心挑选了最精锐的御林军,这些士兵都是从万千将士中选拔出来的精英,武艺高强,忠诚可靠。他还下令准备了充足的粮草和兵器,确保物资供应充足。同时,他任命了几位经验丰富的将领随行,协助他指挥作战,这些将领都身经百战,在战场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指挥才能。
整个皇宫和朝堂都忙碌了起来,紧张的气氛弥漫在每一个角落。工匠们日夜赶工,打造兵器、修缮战甲;粮草官们仔细清点粮草,确保数量充足;士兵们加紧训练,提升战斗技能。而远在北境的谢无歧,在得知皇帝要御驾亲征后,心中既感动又担忧。他深知皇帝此举的意义,这将极大地鼓舞全军士气,但也担心皇帝的安危。他强忍着伤痛,继续整顿军队,鼓舞士兵们的士气,准备迎接接下来更为激烈的战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