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我在后宫不争宠 > 第56章 第 56 章

第56章 第 56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火锅宴上,苏怀玉留意到,一位头发几乎全白的老奶奶,在寒风中微微颤抖,身旁是个瘦弱的小孙子,眼巴巴地望着锅中翻滚的食物。苏怀玉立刻盛了满满一碗,里面有鲜嫩的肉片、煮得软糯的蔬菜,小心翼翼地端到祖孙俩面前。她轻轻蹲下,将碗递给老奶奶,温柔说道:“奶奶,快吃点热乎的,身子暖了,心里也就不那么怕了。”老奶奶满是皱纹的手颤抖着接过碗,混浊的双眼噙满泪水,嘴唇哆嗦,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紧紧握住苏怀玉的手,那手上粗糙的触感,传递着无尽的感激。

不远处,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起初还带着些拘谨和不好意思,但在火锅温暖的氛围感染下,也逐渐放松下来。他们大口吃着食物,一边吃一边交流着逃生时的惊险瞬间。其中一个小伙子声音洪亮地说:“要不是抱住了那根木头,我这条命可就没了!”其他人纷纷点头,感慨着劫后余生的幸运。苏怀玉走过去,微笑着听他们讲述,不时插几句话,询问他们身体状况,有没有受伤。小伙子们看着这位亲切的娘娘,心里暖乎乎的,原本对未来的迷茫,也因为这一顿火锅和苏怀玉的关心,淡去了不少。

还有一群妇女围坐在一起,一边吃,一边低声哭诉着失去家园和亲人的痛苦。苏怀玉走到她们身边,静静地听着,等她们情绪稍微平复,才轻声安慰:“姐妹们,灾难总会过去的,只要人还在,就有希望。朝廷会帮咱们重建家园,日子会好起来的。”妇女们抬起满是泪痕的脸,看着苏怀玉坚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力量,她们相互依偎,彼此安慰,原本被悲伤填满的心,也慢慢有了一丝慰藉。

苏怀玉穿梭在人群中,不断给大家添食物、递碗筷,倾听着他们的心声。她将灾民们提到的各种需求和困难,一桩桩、一件件,详细地记录在随身携带的本子上。从缺少御寒衣物,到重建房屋所需的材料,再到受灾儿童的教育问题,她都一一铭记在心,想着回宫后一定要详细告知萧渊,不能遗漏任何一个细节。

天色渐渐暗下来,火锅宴也接近尾声。但温暖和希望的种子,已经在这片被灾难洗礼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灾民们的脸上,不再只有绝望和无助,多了几分对未来的期待。他们看着苏怀玉和士兵们忙碌的身影,心中充满感激,纷纷表示,一定会坚强起来,和朝廷一起,重建自己的家园。

而此时,在皇宫的御书房里,萧渊正对着堆积如山的奏折发愁。这些奏折来自各个受灾地区,每一份都详细汇报着灾情的严峻和赈灾工作的艰难。萧渊揉了揉疲惫的太阳穴,眼中满是焦虑。他看着奏折上关于粮食短缺、物资分配不均的问题,心急如焚。

就在这时,苏怀玉派来送信的士兵匆匆赶到,将她记录的灾民需求和现场情况,以及自己的想法,一并呈递给萧渊。萧渊赶忙打开信件,认真阅读起来。苏怀玉在信中不仅描述了火锅宴上灾民们的状态,还详细分析了当前赈灾工作的不足,以及对未来重建家园的建议。她提到,各个受灾地区情况复杂,受灾程度不同,现有的赈灾点太少,导致物资发放不及时,很多偏远地区的灾民无法及时得到救助;还建议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需求,合理分配物资,优先保障老人、儿童和伤病员的基本生活。

萧渊看完信,陷入了沉思。他回想起登基之初,曾立志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可如今这场洪灾,却让无数百姓受苦受难。他深知,赈灾不仅仅是发放物资,更是要给百姓希望,稳定民心。而苏怀玉的建议,让他看到了改进的方向。

第二天一大早,萧渊便紧急召集大臣们商议赈灾之事。大臣们鱼贯进入御书房,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凝重的神色。萧渊坐在龙椅上,表情严肃,他先是将苏怀玉信中的内容向大臣们转述了一遍,然后目光扫视着众人,问道:“众爱卿,对于此事,你们有何看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