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宫内,日光透过斑驳的琉璃瓦,洒下细碎的光影,映照着苏怀玉百无聊赖的面容。这日,苏怀玉晨起梳妆后,本想在宫中寻些乐子打发时间,却发现往常那些解闷的玩意儿都失了兴致。她轻轻叹了口气,决定出去走走,兴许能寻到些新鲜事儿。
漫步在曲折的宫道上,苏怀玉的指尖轻轻划过宫墙,望着红墙黄瓦间那片小小的天空,心中不禁泛起一丝落寞。这皇宫看似繁华,却处处是规矩和束缚,日子久了,难免觉得压抑。忽然,一阵隐隐约约的抽泣声传入她的耳中,打破了这份寂静。她心生疑惑,顺着声音的方向走去,来到一处偏僻的角落。
只见几个宫女正蹲在那儿,双手掩面,低声哭泣,肩膀微微颤抖。苏怀玉走上前去,轻声问道:“你们为何在此哭泣?可是遇到了什么难处?”宫女们抬起头,看到是苏怀玉,眼中闪过一丝惊慌,连忙跪地请安。其中一个胆子稍大些的宫女,怯生生地说道:“苏昭仪,我们因为不识字,在帮内务府记录物品时出了错,被管事太监责罚,不仅挨了板子,还被扣了月钱。”说着,又委屈地抽泣起来。
苏怀玉听后,心中一阵酸涩,她轻轻扶起宫女,说道:“都起来吧,莫要再哭了。这也不能全怪你们,宫中未曾给你们识字的机会。”看着宫女们那满是委屈与无助的面容,苏怀玉心中突然涌起一个想法:“我来教你们识字吧!”宫女们听后,先是一愣,随即眼中燃起希望的光芒,纷纷跪地谢恩,嘴里不停地说着:“苏昭仪大恩大德,奴婢们没齿难忘!”
说做就做,苏怀玉立刻行动起来。她先是来到内务府,找到负责采买的太监,想要领取一些笔墨纸砚。太监看着苏怀玉,面露难色:“苏昭仪,这笔墨纸砚都是有定数的,若要多领,得有皇后娘娘的手谕才行。”苏怀玉微微一笑,说道:“公公,我也不为难你,只是这事儿对我极为重要。你看这样可好,我用自己的月钱买,就当是我私人采买,这样总行了吧?”太监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答应了。苏怀玉付了钱,看着太监拿出笔墨纸砚,又仔细检查了一番,确保纸张没有破损,毛笔的毛整齐顺滑,才满意地离开。
苏怀玉拿着买来的笔墨纸砚,又找了些旧书,来到一处宽敞的宫殿。这里原本是供妃嫔们休憩的偏殿,如今却闲置着,正好用来做学堂。她将笔墨纸砚摆放整齐,又把旧书翻开,摆在桌上。
宫女们陆续来到学堂,她们小心翼翼地走进来,眼中满是好奇与期待。苏怀玉站在桌前,微笑着说:“从今日起,这里就是你们的学堂,我就是你们的先生。识字并不难,只要你们用心学,日后就不用再因为不识字而受罚了。”宫女们纷纷点头,坐得端端正正,眼神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
苏怀玉从最简单的“人”“口”“手”教起,她拿起毛笔,在纸上写下这三个字,一边写一边讲解笔画和读音。她的声音清脆悦耳,讲解得细致入微:“大家看,这个‘人’字,就像一个站立的人,两条腿稳稳地站在地上;‘口’字呢,就像我们的嘴巴,是一个四四方方的形状;‘手’字的笔画稍微复杂一点,但只要记住它的形状像我们的手掌,就很容易写出来啦。”宫女们目不转睛地看着,跟着苏怀玉的笔画在空中比划,嘴里念念有词。有的宫女学得认真,很快就掌握了写法,兴奋地向苏怀玉展示自己写的字;有的宫女则稍显吃力,急得额头冒出细汗,苏怀玉就走过去,耐心地指导。
然而,在这等级森严的皇宫里,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众人的眼睛。很快,就有太监向太后禀报了此事:“太后,苏昭仪在宫中私自办起了学堂,教宫女识字,这事儿传出去,恐怕不合规矩。”太后听后,并没有立刻发怒,而是陷入了沉思。她想起自己年轻时,也对知识充满渴望,只是身处后宫,很多想法都被规矩束缚。良久,太后开口道:“这苏昭仪倒是个有想法的,先看看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