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一篇古早重生文 > 第9章 璇花篇·九

第9章 璇花篇·九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二小姐,请先到奉心堂拜见太后娘娘。”王公公道。

俞沅之向他颔首示意,随宫人步入回廊。

奉心堂听起来像佛堂,历代太后皇后大多崇尚佛法,但当朝太后最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她平日并不诵经,而是坐在奉心堂内,提笔作画。

越走近兰花香气愈发浓烈,甚至有些呛鼻。

她跨过门槛,目光落在正对着的花架上,上面摆放二十余盆兰花花栽,遮挡大半棕纹匾额。

“太后娘娘,罗府二姑娘到了。”

正在赏画的老太后意犹未尽,嬷嬷低声提醒一次便不敢再多言,俞沅之屏气凝神,规矩等在门边。

良久,厚重沧桑的声音传至耳畔:

“俞丫头来了。”

心中咯噔一下,太后对她的称谓有些不寻常。

“民女俞沅之拜见太后娘娘,愿太后娘娘长乐万安。”

她四肢僵硬,将上辈子学过的规矩一股脑抛出来,下跪请安的动作一板一眼,分毫不差,眼前人乃大邺权势顶峰,岂会不紧张!

“很是得体。”太后将画卷交给宫人,缓缓点头。

记起王公公所言,她将阿娘无法入宫之由原封不动禀明,太后倒没说什么,只道好了再见不迟。

“抬起头,让哀家瞧瞧模样。”

俞沅之未施粉黛,面庞莹润,抿唇隐约可见两枚深深酒窝。

太后神情稍显柔和:“站起来,走近些。”

她听命起身,上前三步。

太后笑看身边嬷嬷:“比郡主她们几个丰腴重实些,哀家倒喜欢,可念过书吗?”

俞沅之左思右想,含糊道:“村里有位老先生识字,学过些皮毛。”

她不敢全然欺瞒,太后是何人物,一旦察觉自己言行不一,必生祸端,何况本就意在掌事官之位,不识字万万不成。

“读书好,让人明礼,女子也应学些书画骑射,不可懈怠。”

“民女谨遵太后娘娘教诲。”

“这个月你就随侍七皇子身边,照顾着他。”

“是……”

“风华。”

太后开口,站在堂内右侧第二位侍女垂首向前半步。

“你带俞丫头到鹤兰阁安置。”

“奴婢遵命。”

在太后提出鹤兰阁的瞬间,俞沅之发凉的脊背热汗四散,如释重负。

天家皇子,甚至是寻常的襄京贵族子弟,在成婚前均有暖房之说,名义为婢女,实则为姬妾,虽有对此婉拒者,奈何并不多。

倘若太后娘娘不指定一处休憩所,就意味着自己被她默许为七皇子姬妾,入住七皇子偏殿,而现下则为宫客,地位不同。

入宫路上俞沅之对此忐忑不安,她的目标并非皇子姬妾,碍于身份尴尬,非正儿八经的明路官家女,倘若太后未定殿宇要如何应对,琢磨了数种法子,好在担忧并未成真。

她暗自舒了口气:“民女告退。”

唤作风华的宫人将她带到一处幽静小院,行囊早已送到此地。

风华恭敬道:“七皇子每日寅时三刻起,卯时二刻入书房,未时一刻入箭场,上月底因伤无法习射,月初已恢复正常,姑娘每日巳时二刻需至书房陪伴七皇子温书,未时一刻同他一道前往箭场,戌时后可自行休息。”

俞沅之默默将时辰记在心中,猜测许是七皇子向太后提及,才让她有机会成为宫客小居,毕竟太后对这个孙儿几乎有求必应,若能攀上这尊大佛,待殿下封王离宫,自己也能与娘脱离苦海。

“还有件事,太后娘娘不喜御花园的杏树亭,月前殿下被训斥,已答允不再前往,姑娘最好盯紧些。”

她闻言一惊,看来太后时刻知晓殿下的“动静”。

“风华姐姐,现下七皇子是否在箭场,我能否去瞧瞧呢?”

话锋一转,要向七皇子道谢。

“姑娘客气,唤奴婢风华就好,七皇子酉时一刻习射完毕,您自然可前往,七皇子掌心伤刚有好转,可先至御药所为殿下取一副消寒膏。”

俞沅之颔首。

风华走后,她将行装简单整理,立刻向御药所方向行去。

前世她不得宠,宫中人都不愿踏足含章殿,寻常事务不过勉强敷衍,但太医署却不同,有位长脸医正对她毕恭毕敬,诊脉认真,从未吝惜过珍贵药材,最后也是那位医正匆忙赶来,可惜已回天乏术,救不得命。

本以为御药所拿药并不麻烦,但俞沅之发觉是自己想得太简单,接连碰了好几处钉子,一会儿因模样生,要自证身份,一会儿又因无主子手谕,需返宫求旨,足足耽搁近一个时辰,方才捧回一瓶“消寒膏”。

待匆忙打听路赶到箭场时,七皇子已从内院抱着弓箭,独自在凉亭小歇。

皇城内共有三处箭场,南门箭场偏僻简陋,几乎要纵穿整个皇城方能抵达,此地鲜有女子往来,俞沅之的出现格外醒目。

众人诧异瞧她的同时,她也目瞪口呆看向众人。

这是一群宗室小公子,左不过八九岁模样。

七皇子怎会与孩童一道练习?

见女子向凉亭靠近,七皇子瞬间眼神发亮,起身快走两步:你为何会在这儿?

俞沅之垂眸轻笑,将掌心摊开,展示药瓶。

正当两人沟通之际,不合时宜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休息终止,所有人入场!”

她霎时僵在原地。

咚,咚,咚……

脚步声沉稳有力,由远及近,直至踏上石阶,戛然而止。

“将七皇子带进去。”来人向侍卫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