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见云披 > 第18章 梅川其五

第18章 梅川其五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永平七年,新年伊始。

谢府逢喜,给仆人发了赏银,放了长假,府内空空荡荡的,留守的只剩下门下武者和亲近属下。

谢鱼从谢晟书房走出时,尚有些恍惚,迎面碰上府里的管家。这老人精神烁立,双目炯炯,年逾花甲却不显老态,据说从前是行伍里专门替人写家信的,跟随的军队战败后被谢晟捡了回来,做了府内的管家。

“侯爷赐了长假,您不回家去看看吗?”

“我哪里有什么家,谢府在哪儿,我就在哪儿。”管家笑了笑:“再说他们走了,我也走了,谁来给你们做饭?总不能是府上这些练武的粗人吧,怕是连盐和糖都分不清。以前我在军营里的时候,还兼任过火头,我做的饭就没见过谁人吃了还能挑出错处的。昨日,我在市集上买了一只羊羔,今日给你们烹羊……”

谢鱼低声道了一句好,那老人便健步如飞地远去了。昨夜落了大雪,地上积雪还融化,踩在脚下嘎吱作响,冷风一吹,谢鱼觉得人清醒了一点。他绕行至折风苑,听见翠娘在喊他:“你去哪里了,寻你好半天呢。”

“侯爷吩咐我一点事,现在得空了。”

翠娘道:“帮我一起把收拾好的这些箱子装上马车,明日早上就要出城,我怕时间不够。”

“好。”谢鱼道。院子里是五个红漆木箱,约有膝盖高,谢鱼一手提起一个:“只有这些吗?”

翠娘笑道:“这就够啦,又不是搬家,哪里用得上这么多东西,横竖住上半个月罢了,小姐还得回来大婚呢。”

方夫人说,按照她们家乡的旧俗,成亲的女子出嫁前都要回一趟母亲的娘家,表示女子也有传承,三代皆有倚仗。方夫人是江南人,据梅川足有十几日的车程,一来一回至少一月有余。眼看婚期将近,谢妤只能仓促启程。

谢鱼将漆箱归整好,折返院中:“小姐在屋里吗?”

翠娘道:“慢些进去,小姐在和夫人说话呢。”

屋内,方青萍在为谢妤梳头:“你小时候从不肯让我碰你的头发,我一碰你就大哭,但你爹替你扎辫子时,你从不哭闹。”

谢妤心道,那是因为您的手劲太大,扯得头皮生疼,但是爹动作轻柔,和风细雨,还会编许多花样。实话可能有些伤人感情,只能打马虎眼:“有吗,什么时候,我怎么不记得有这回事?”

方青萍:“六岁到七岁半之间。”

“……”

“那时候我们还没有来梅川,一家四口住在青芜山上,阿抚还只有那么高。”方青萍随手比划了一下,难得地露出一点动容神色。

谢妤知道自己阿娘的个性,坚韧要强,雷厉风行,这一点温情已经是很罕见的了。意料之中的,这温情转瞬即逝:“我本想让他与你一般,从小习武锻体,可惜他天资平庸,三岁才学会爬,绝非武学良才。”

方青萍叹道:“我方家已很少见到这样体魄的人了,索性还可算作谢家的。”

“……”

方青萍为她挽了个发髻,拿簪子固定住,这是梅川女子成亲时常梳的:“我看看。”说完便令谢妤从梳妆凳上转过身来,兀自欣赏了一番,笑道:“很好看。若你上了红妆会更好看。”谢妤没来由地觉得心里有些憋闷,怀疑这是话本里新嫁娘共有的惆怅之感。

方青萍将梳好的发髻打散,令乌发重新垂落在谢妤肩头,好似深深地望了她一眼:“其实你不梳也很好,更随性洒脱。”

谢妤尚未理解方青萍的意思,就听她道:“我年轻时,一心只想求索武道,纵横江湖,不顾世俗纷扰,更看不上那些为爱寻死觅活之人。这天底下的男子,纵有千好万好,于我不过是过眼云烟,和一朵花儿,一棵草也没什么分别,直到我遇到你爹。”

谢妤从未听方青萍提起这些事,不由竖起耳朵。

“他真是有一幅好皮囊啊。芙蓉面,细柳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