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哲是 2000 年冬天出去的,今年刚好本命年,24 岁。他去年本科毕业,是在国内一所还不错的理工大学读的,专业也是他们学校的重点工程类专业。
他原计划毕业跟同学一起进工厂,做个技术工程师。后来听了家里的建议,回滨城去银行上班了。
沈哲家境不错,父亲做生意,母亲是医生。他有个姐姐,比他大六岁,已经结婚了。
他是个从小被爱包围的小孩,有点乖,还有点佛系。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胸无大志,只想发财。
实际上,他不缺钱,也不需要为钱发愁。从小到大,家里几乎给他报过所有能报的兴趣班:游泳,画画,钢琴,唱歌,篮球,羽毛球,英语,写字……
高中毕业考了驾照,父亲给他一辆宝马 x5 代步。大学寒暑假不管去旅行还是回滨城,交通工具都是飞机。
所以,沈哲虽然嘴上说要想要发财,实际上他对钱也没那么大欲.望。不然,他真想赚钱,就跟着父亲去做生意了,还朝九晚五的做什么银行小白领。
沈哲从小爱运动,八九岁就被父亲拉着跑迷你马拉松。大学时,沈哲一度破了学校跳高和 400 米两项纪录。
但沈哲不是那种一眼看上去就很耀眼的男生。相反,即便他在运动场上很优秀,也总是不容易被女生注意到。高中和大学在篮球队做主力队员的时候,都没被女生主动追或。也是少见的小透明了。
所以,当他遇到司静予,被司静予夸的时候,他都觉得“她说的不是我”。
只是司静予逮住机会就夸,还夸得具体直白真诚。听久了,沈哲也觉得好像有那么一点是真的。所以,他虽说在司静予面前还是保持着高冷,但内心已经在对司静予打开了。只是,他还不知道怎么掌握进度,怎么把握尺度。
他去年第一次去上羽毛球大课,就遇到司静予的那声响彻球馆的“帅”,这让他对成年人的世界多了一点好感。
他去年六月份毕业离校,到银行总部培训了两个月。回来就去支行网点报道入职了。实话说,他并没有喜欢上这份工作,甚至多数时候是觉得迷茫无措的。银行工作离他的专业太远了,一个专业名词都要从头学起,真的很累,很吃力。
刚入职那两个月,他几乎每天下班都要学到十点,第二天上班依然觉得自己什么也不会。他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干不了这份工作。
每年九月份他们分行都会组织羽毛球比赛,十月底决赛。他是在进了半决赛之后,去报的羽毛球课。临时磨枪,争取进个决赛为支行拿个荣誉,自己也好轻松点。
谁知道这第一天上课就能遇到个这么炙热的姐姐。司静予那一声“帅”,司静予离他一尺距离穿球时滴落的汗,和虔诚地问他“怎么做到的”……那节课上的每一帧,都像刻在沈哲的脑子里,至今历历再现。
司静予是主动的,强势的,不给一点说不的余地的。她的夸奖是,加微信是,加上微信聊天是,朋友圈评论也是。沈哲似乎都没做出过跟司静予说不的反应,他也没想过拒绝司静予。
他觉得,跟着司静予的感觉太舒服了。司静予做决定就好了,她肯定不会让他陷入尴尬。他不想聊,司静予也不会怪他。他偶尔抱怨,司静予也懂他为什么抱怨。
这种舒服的感觉并没有一直持续。
有天下午司静予给他发消息说,让他晚上空出 1 小时时间,司静予要跟他聊个严肃的话题。
他以为是多严肃的事,做好了应对金融答辩的准备。但话题开始,他才明白,司静予说的严肃的聊聊,是说跟沈哲认真表达一下对沈哲的喜欢,是纯粹的喜欢,没有别的想法,让沈哲别想多。
其实,沈哲并不想聊这个话题,这让他很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