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黑白戏棋 > 第19章 得知陈年旧事

第19章 得知陈年旧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女帝的离间计确实有效。

宋怀夕还没聊几句就意识到不对,因为陛下对她讲的计划跟夏义侯转述的内容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出入。

倘若母亲就问几个问题,宋怀夕还能说谎隐瞒真相。

可宋仁旭的提问步步紧逼,针针见血,宋怀夕为了不寒母亲的心,只好先选择沉默。宋怀夕脑子里疯狂对比陛下的两版说辞,想从中找出弥补点加以挽救。

最后结果可想而知,作用不大。

不仅如此,宋仁旭还在宋怀夕的沉默中,品读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伴君如伴虎,这个道理对于饱读诗书的宋仁旭而言,又怎么可能会不知道呢?

她不想要宋怀夕过于为难,毕竟大人的事,何必让孩子过度买单呢?

“母亲……”宋怀夕问出她藏在心底的猜想,“苏言遇刺,你是不是事发之前就预料到了?”

宋仁旭向来料事如神,这一点宋怀夕她是由衷佩服。

宋仁旭看着她,眨眼缓慢肯定。毕竟从一开始,宋仁旭就没想对她有过多的隐瞒。这世上能让宋仁旭袒露心扉的人很少,陛下算一个,而宋怀夕也在其中。

宽敞的屋内响起宋仁旭盘八字手串的声音,清如泉水的声音再次响起。宋仁旭慢慢为宋怀夕答疑解惑道:

“苏言遇刺,看似是一场意外。实际上背后有多方势力,暗中推涌向前。只不过没料到,她们这次举动会如此坚决。若不是苏太师一直私下与她们周旋,否则这孩子怕是性命难保了。”

宋怀夕听见“苏太师”三字,便隐约觉得母亲话里有话。而且此次“南巡”另有御林精兵护卫着,苏太师为何如此紧张?还要在背后与那些人苦苦周旋着。

难不成苏太师也预料到,苏言会有此劫?

是什么原因让母亲和苏太师都有此预感的?

宋怀夕不明白,苏太师虽然是出了名的硬骨头,但好在执法为民。不接受任何贿赂交易,更不可能视百姓为鱼肉。一辈子刚正不阿、严惩腐败、仁爱为民、视百姓为子女。

在宋怀夕成长道路上,除去陛下不谈,就属母亲和苏太师对自己的影响最大。

宋怀夕每日在两人,圣洁的品格照耀下,难免会扬起想成为,为民为国的“纯臣”信仰。

为此宋怀夕总是对苏家人刮目相看。

可如今的一切,勾起了宋怀夕的好奇。莫非在这其中真有见不得人的私仇?引得对方就算杀她,断子绝孙也不解气。

宋怀夕好奇,她满眼闪着亮光,带着求知之心看向母亲。

“难不成其中,真有见不得人的丑事?那些人宁可得罪陛下,也不肯放过她们家。”

宋仁旭深吸一口气,缓缓呼出,明白是时候了……

于是,宋仁旭就在宋怀夕的期待下,揭开了尘封已久的历史。可那段历史的灰尘足够厚重,重到让人不敢忘怀。

“那年陛下攻打天下时,虽胜券在握。可唯独面对承天城时,也就是现在的应天城,左右为难,夹缝求生。近胜利只有临门一脚,士兵们气志高涨,都想以“胜利者”的身份快速冲进承天城,凭自己的实力重新改写天下。而陛下虽然当时年纪轻轻,可她的好胜心比谁都强。承天城的士兵和百姓们还在奋力抵抗着,无论陛下开的条件有多诱人,她们都要守着随后的节气等着援兵的到来。”

宋怀夕急切地问道:“那然后呢?你们怎么进城的?难不成真如她们所言,你们找了一位线人?”

“是的。”宋仁旭肯定了她的说法。

“随着时间拉长,我们多方打听下,再三确认城内已经粮草断绝,甚至出现饥荒等现象。可就算城内乱成一锅粥,她们还是不肯开门。为了给后面战事做准备,陛下决定将此次战役的伤亡量降到最低。于是我们千方百计找到了一位靠谱的线人。”

宋怀夕听到这就觉得不对劲,但转眼一想,还是将自己心里的想法打散,仔细聆听母亲说话。

“通过那位线人,我们可以知道,城内百姓粮草均已断绝,甚至出现人吃人等现象。陛下大惊,虽然我们从中作梗提前运走粮草,但还不至于把她们逼到这种地步。后来我们得知城内贵族,为了维持自己的正常饮食开销,高价购买百姓粮草。最后导致此等惨象发生。”

宋怀夕:“所以线人于心不忍,因此投敌服输?”

宋仁旭:“没错。贵族不知悔改,不但如此还调动兵力,为她们看守府邸,以防百姓从外面冲进去抢夺她们的食物。为了改变这等现象,线人故意在城内混淆视听,瞅准时机,就在夜里开门放兵入城。而那人就是如今的苏太师。”

“哎——”

宋怀夕怎么都没想到,自己猜想多年的“小人”居然是苏太师。这简直是超乎自己想象!!!

当年线人的身份,可是属于高级机密。只有陛下与母亲等极少数的人,才有权知道真正的实情。

虽然宋怀夕从小就好奇那线人的真实身份,毕竟这人在别人口中可没这么高尚,多的是诋毁鄙夷的谴责。

像这种“贪生怕死,毫无骨气”的骂名,简直成为那线人的代名词!

小宋怀夕也曾向母亲多方打听过这线人的信息,可母亲为了尊重当年的约定,只告诉小宋怀夕,“此人品行高尚,并非世人所传的那般恶劣。”

可这几句话又怎么满足宋怀夕的好奇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