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希月下了文化课就看见程景岚抱着电脑,拿着一个本子走上了讲台。朗希月愣了一下,一路小跑到了讲台前,问道,“程队,你要在这里帮我复盘?”
程景岚头也不抬,继续摆弄着设备,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是你自己复盘。”她指了指讲台前的椅子,目光终于落在朗希月脸上,“把你书包拿过来,坐好。”
朗希月吐了吐舌头,小声抱怨道:“程队,你比我老师还严肃。”
程景岚抬眼扫了她一眼,眼神里带着一丝严厉:“你文化课不过关,以后还可以补习。你不知道自己打球的特点,以后就别想赢我。”
朗希月被这话噎住,不敢再多说什么,连忙跑回座位,抓起书包,又快步回到讲台前。她拉开椅子坐下,书包随手放在脚边。程景岚把手里的笔记本递了过去,那本子看起来和程景岚平时用的战术本一模一样,只是翻开后,里面一片空白。
“小狼,”程景岚目光直视朗希月,“你打球的特点是什么?”
朗希月几乎不假思索地答道:“力量大,速度快。”
程景岚点了点头,手指在讲台上轻轻敲了敲:“我分析了你的录像,你正手很少用弧圈,更多的是暴冲,除了拉下旋球以外。更不用说是你的反手了,除了近台的拧拉,我几乎没见过你反手用弧圈。你觉得是为什么?”
朗希月愣了一下,眼神有些茫然。她歪着头想了想,试探性地问道:“因为……我不喜欢?”
程景岚眉头一皱,眼神瞬间冷了下来:“你再胡说八道,给我跑圈去。”
朗希月缩了缩脖子,咬住下唇,声音低了几分:“程队,我也不知道。我就是从小就这么打的。”
程景岚看着她那副委屈巴巴的样子,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这其实就是国内国外启蒙的区别。你六岁到了中国练球,之前都是在美国学球。国外运动员因为体格原因,更喜欢暴冲,所以你在美国的教练也是这么教你的。”
程景岚的声音在训练室里回荡,语气沉稳而冷静。她站在投影仪前,屏幕上正播放着朗希月与她对战的录像片段。朗希月坐在讲台前的椅子上,目光紧紧盯着屏幕,眉头微微皱起,显然在认真思考。
“暴冲通过减少摩擦,增加撞击,导致球速快,能够直接得分。”程景岚指着屏幕上的一个画面,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严厉,“但是相对的,如果稳定性不高,容错率就低。这也是为什么你在相持阶段容易失误的原因。”
程景岚继续道:“你容易失误的另一个原因则是林队说过的,国外球员的基本功没有中国的那么扎实。你击球的手型一旦进入相持阶段,或是你全力暴冲的时候,就容易变形。”
屏幕上,朗希月的动作被放慢,清晰地展示出她在相持阶段的手型变化。程景岚暂停画面,指着她的手腕:“你看,这里你的手腕因为你心里着急变紧了,拍面角度也变了,这是导致你失误的直接原因。”
朗希月的脸微微泛红,声音低了几分:“程队,我……我当时只是想尽快拿下这一分。”
程景岚点了点头,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我能理解你的想法,但比赛不是靠蛮力就能赢的。你自己看,你这几个球失分,都是和我相持了五六拍之后,我通过吸短,劈长调动你的脚步,让你因为心里急躁,想要尽快拿下这一球而造成了动作变形,导致了主动性的失误。你今天说你觉得只要打破了我的防守,就能赢我。但同样的,如果我不急着进攻,只靠防守,等着你失误。打你11:0也是可以的。”
她一边说,一边切换画面,屏幕上出现了朗希月连续失误的几个片段。朗希月的眉头越皱越紧,眼神中带着一丝懊恼:“程队,我是不是太想快点打完每一局了。”
程景岚没有继续责备她,而是切换了画面,屏幕上出现了男队队长李天宇的比赛录像。她指着屏幕,语气认真:“在这方面,你可以学习一下男队的李天宇队长。他的正手是拉冲结合,在相持阶段使用弧圈减少主动失误,而需要直接得分或是突然变线的时候,则用暴冲。”
朗希月的目光被屏幕上的画面吸引,眼神中逐渐多了一丝明悟:“程队,你的意思是,我需要学会在比赛中灵活切换战术,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速度和力量?”
程景岚点了点头,嘴角扬起一抹几乎不可察觉的笑意,眼神沉稳而自信。她的声音不疾不徐,却带着让人信服的笃定:“没错。比赛不仅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战术和心理的博弈。你需要学会根据对手的特点和场上的局势,灵活调整自己的打法。就好像我今天对阵你林队,她的习惯很明显。依靠落点变化调动对手,同时通过观察对手的击球习惯,提前预测落点。所以你看她打球,像是‘站桩’一样,总能在最佳位置等着来球。因为她的小步伐调整得足够精准,让自己始终处于最舒服的击球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