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掌中看 > 第25章 第二十四章

第25章 第二十四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从万方楼出来,街上行人所剩无几。

荆葵指挥仆役将空箱抬上马车,一转眼,一名伙计打扮的人牵着匹马快步走上来,“这位娘子,方才您从我们店里出来得急,没顾得上将马牵走,眼看铺子要打烊了,您还没有回来,小人只得出来寻您,您的马有灵性,出了马厩就往这边走,怎么拉都拉不住,跟着它走还真给寻着了。”

“多谢。”姜见黎拍了拍马脖子,给从腰间挂着的荷包中摸出块赏银丢给对方,“有劳了。”

伙计得了赏银,连声道谢。

姜见黎跨上马,对荆葵道,“你们乘车,我骑马。”

脚下用力一夹,马就颠颠地走了起来。

出了东市,一路向北,马蹄“哒哒”声在寂静的雪夜里显得越发清晰,姜见黎低头摸了摸马后颈,“不必着急,慢些走,免得打滑。”

一语方毕,夜色中传来的马蹄声不减反快,姜见黎这才意识到,这马蹄声不是她这里传出的,愈来愈进,又愈来愈远,似向着正北方向而去。

姜见黎抬头,正北方向太极宫高大广阔的斗拱飞檐在夜里如玄凤振翅,遮住了她眺望远方的目光。

北风凛冽,雪花扑面而来,姜见黎收回目光,继续赶路,丝毫不知在她专心赶路之时,来自南北的两道奏报先后叩响了太极宫门。

改元遇上年关,前朝诸事繁杂,萧贞观一连五日看奏疏看到子时,然后天不亮就被叫起来去立政殿上朝,差点晕在朝会上,今日好不容易能早歇片刻,才躺下,就被青菡急匆匆唤醒。

“又怎么了?”萧贞观一脸怒色,抱着锦被瞪过去,锐利的目光似要将床帘刺透。

青菡顾不得许多,隔着帘幕心急如焚道,“陛下,西北急报!”

“什么?”萧贞观皇帝才当了两个月,还从未遇上过从西北来的奏报,一时半会儿回不过神,“急报就急报,你慌什么?”

她还并不清楚西北急报意味着什么。

身上倦怠不堪,萧贞观不欲下榻,“将奏报呈上来吧,朕就出去了。”

青菡领命转身,前脚刚走,后脚吴大监就快步如飞地闯进了寝殿,“陛下,不好了,江南急报!”

萧贞观顿时火冒三丈,“急报急报,怎么北边有急报南边也有急报!到底是什么事而这么急!非得夜里扰朕清静,明儿上朝再议不行吗?”

吴大监是承临二十五年从自己师父手中接过的大监一职,距今已有六年之久,他比萧贞观更清楚深夜直达勤政殿的奏报意味着什么。

“陛下,奏报是千里加急送来的,上头用红蜡戳了焰纹,这样的奏疏只有在地方遇上十万火急之事时才会上呈,奏疏入京后直送御前,一路上不得有官差阻拦。”吴大监长话短说,稍稍为萧贞观解释了一番。

萧贞观闻言面色好转不少,却仍疑惑不止,“阿姐从未告诉过朕还有这样的奏疏。”

“这样的奏疏奴也只是在承临二十七年遇见过一回,并不常见,许是摄政王一时没想起。”吴大监一说完,萧贞观面色骤变,她挑开床帘,急切询问,“并不常见?那为何今夜一来就来了两封?

“陛下,西北的奏报来了!”青菡脚下一步不敢耽搁,将奏报呈送到萧贞观面前,萧贞观夺过,吴大监立马取来烛台,她就着烛光定睛一瞧,奏疏外头果真戳了个红焰,她顿感这封奏报格外烫手,强行稳住心神后,才敢打开一看究竟。

“快将送奏报的人叫去偏殿书房!”奏报上的内容让萧贞观如遭雷击,惊得直接赤脚下榻,欲往偏殿走,青菡在后头疾呼,“陛下,您还未更衣!”

萧贞观复又折回来,一边让青菡给她套上衣衫,一边下令让吴大监亲自往摄政王府走一趟,“务必要将阿姐请来,就说西北江南都出了大事!”

勤政殿内所有的蜡烛都被点燃,殿宇被照得亮如白昼。

萧贞观面色严峻地盯着殿中跪着的二人,手边是来自南北两处的急报,“你们再将各自地方的情形仔细想一想,一会儿摄政王过来,一个字也不许隐瞒,定要实话实说!”

“是!”

“是!”

“怎么还不来!青菡你去迎一迎。”萧贞观心急如焚,时不时望向殿门方向,然而萧九瑜的身影迟迟不出现,她坐不住了,猝然起身,“朕亲自去瞧瞧。”

“陛下,到底出了何事?”萧贞观的话音刚落,萧九瑜就急急忙忙入殿走了过来,见到了阿姐,萧贞观纷乱的心神微微落定,将手边两份急报一起递了出去,“朕说不清楚,阿姐自己看吧。”

萧九瑜接过,先打开了上头的一份。

甘东郡急报,郡内大雪连绵两月,牛羊牲畜、五谷作物冻死无数,雪灾波及宁、原、绥、银、夏五州,失踪百姓已超过万人,死亡百姓,不详!

一口气差点提不上来,萧九瑜缓了缓打开了第二封急报。

急报来自湘宁郡,湘宁郡亦是连月大雪不停,郡守俞连昌向长安求援,请求增派中央禁卫前往湘宁,协助衡、岳、永、株四州救灾,同时他还在急报里解释请求派遣禁卫的原因,是因为他曾向周围几个郡求援,可周围数郡都严重受灾,自顾不暇,他万不得已才上呈急报。

萧九瑜的脸色比萧贞观难看上百倍,萧贞观或许只能从奏报上看见甘东和湘宁二郡发生灾情,但是她想的却不止奏报上所提到的那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